摘要:南京大学区块链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课题Ⅰ未来金融科技有哪些发展路径原标题: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5G技术带来新冲击和新机遇我国金融科技...
南京大学区块链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课题
Ⅰ 未来金融科技有哪些发展路径
原标题: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5G技术带来新冲击和新机遇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保持领先地位
在由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国互联网金融三十人论坛、国培机构联合主办的第三届金融科技与金融安全峰会上,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发布了《2019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100强榜单》。
课题组认为,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等新技术正以其独有的渗透性、冲击性、倍增性和创新性推动金融行业发展到一个全新阶段。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保持领先地位,金融科技市场表现活跃,行业融资规模快速增长;优秀金融科技公司数量、金融科技融资额位于世界前列;技术创新取得了巨大进步。在地区发展态势方面,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已成为金融科技发展领先城市。
我国金融科技进入第四阶段 开启“金融+科技”的深层次融合
目前,我国金融科技进入第四阶段,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业务进行革新和分解,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形成融合生态,持续推动金融科技发展。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依靠新技术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科技对于金融的促进不再局限于渠道等浅层次方面,而是开启了“金融+科技”的深层次融合。
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
金融科技具有跨市场跨行业特性,目标市场不仅包括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也涉及到实体产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金融行业创新趋势与企业发展战略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测算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市场规模超过115万亿元,其中:智能投顾、在线交易平台市场规模超过51万亿元;互联网消费金融、智能风控市场规模超过3万亿元;互联网证券/保险、量化交易工具等市场规模超过60万亿元;金融云服务、大数据征信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元。
到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市场规模超过157万亿元,其中:智能投顾、在线交易平台市场规模超过65万亿元;互联网消费金融、智能风控市场规模超过10万亿元;互联网证券/保险、量化交易工具等市场规模超过80万亿元;金融云服务、大数据征信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
2018-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细分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课题组认为,金融科技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国金融竞争和金融资源布局的新兴领域。展望未来,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将呈现6大发展趋势:
1、5G将为金融科技产业带来新冲击和新机遇;
2、全球金融中心的竞争焦点将在金融科技;
3、组织架构调整成为新趋势,金融科技子公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4、高校将加速金融科技学科建设和课程重构,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
5、技术将进一步推进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企业技术赋能属性增强;
6、金融安全逐步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焦点,“监管沙盒”将加速落地实施。
Ⅱ 推进金融业全面智能化,2018智能金融峰会解析FinTech新进程
金融科技的演进已经进入新阶段,市场的新变化正在推进新玩法产生:技术全面智能化、身份全方位赋能化、持牌机构前端化的趋势已成定势。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分布式技术催生越来越智能的金融业务,新的要求是——单一节点、单一技术的竞争正在被市场淡化,而综合、全面的混合型智能金融产品和服务将具备天然竞争优势,包括从技术架构、风控、营销、场景把控、线下运营等全链条的综合能力,从而市场进一步趋向垄断。
此外,监管套利终结、人口红利消退,金融创新的身份定位开始发生本质性转变——监管套利、人口红利逐渐消退,金融业务本身将很难再成为互联网创新型公司的核心武器,逐步转变成前台核心的后台供应商、赋能者。
同时,银行、消金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在智能金融赛道的地位上升,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玩家。互联网金融科技加持后,传统金融体系的分散性将会被打破,市场向头部企业聚拢。
如何解读金融科技的新特征、应对智能金融阶段的新要求?6月15日,亿欧和上海市长宁区青年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智能+新金融峰会】,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政府指导,共同推进智能金融演进。
峰会将分解金融业务链条,从资金端、资产端及三方基础设施服务3个环节,将AI技术、区块链分布式技术带来的金融业智能化,展望新一代智能金融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版图。
本次参会嘉宾主要为科技特色显著的持牌系互联网银行、消金公司等业务型高管,已确认嘉宾包括创始人叶大清、 拍拍贷 智慧金融研究院院长顾鸣博士、小米金融陈曦、华瑞银行互联网业务负责人邝谧等。
同时,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上海华瑞银行行长朱韬、百信银行副行长兼CIO寇冠、乐信CEO肖文杰、平安金融壹帐通CTO黄宇翔、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等也在进一步确认中。
此外,本次活动上,还将发布由亿欧智库研究院撰写的《2018银行业科技创新行业分析报告》,将对银行业的金融科技创新进行深度解读。
活动详情及购票请点击【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智能+新金融峰会】
Ⅲ 蔡锷生:金融科技的核心,仍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
金融界网站讯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全球经济汹涌巨变,不确定性大幅攀升,中国金融行业遭遇了巨大挑战,同样也是这一年,银行理财子公司横空出世,金融 科技 赋能如火如荼,财富管理转型风起云涌,基金业迎来前所未有之大风口。12月10日,由金融界主办的第五届智能金融国际论坛暨2020金融界领航年度盛典在京召开,百位金融业大咖齐聚一堂,就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金融 科技 在财富管理领域的应用、公募基金大时代、养老金融的未来等话题进行深入务实的探讨交流。
前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先生出席论坛并发表了主题为《金融智能化与金融 科技 发展趋势》的演讲。蔡锷生表示,金融 科技 的发展和金融智能化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近两年,金融 科技 的发展呈现跨越式发展,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他指出,不论是金融发展、智能金融还是金融 科技 ,实际上都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对于金融行业的发展,蔡锷生表达了他的四点看法:
第一、创新在未来发展中是一个核心地位,也是新发展理念第一条。金融支持创新体系的一个方向,就是促进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应该理清金融发展的概念,这是下一步金融行业、金融系统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机制体制,提升 科技 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金融应该是运用科学技术和 科技 手段来提升服务能力的领先行业。对于金融 科技 本身,要积极运用 科技 手段和智能化,围绕提高效率和提高质量去发展。
第三、金融 科技 的核心,还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相融合。那么,金融行业的智能化,要和整个 社会 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各行各业数字化需求同步甚至比它要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下,怎么解决多层次服务的问题,需要考虑在内。
第四、金融发展不仅要提升服务水平,更要解决安全问题,防范风险。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有五点需要考虑:网络安全、公民竞争反垄断、新型大而不倒、数据权益归属和数据跨境流动国际协调问题。
Ⅳ 比原链如何让多元资产在公有链平台中流通起来!
互联网把人类文明的两大标志——文字和货币“比特化”,但仍然版权不明、易受攻击,信息交流和财富流通仍然严重依靠于中心化组织,例如其中的授信和征信服务。
区块链(Blockchain)的底层逻辑是以共同竞争记账方式存储信息,每一页加密账本相当于“区块”,而交易审核结果盖上了不可篡改的时间戳,遍布存储于整个网络。这种“分布式总账技术”带来了权益归属和陌生人的互信,为资产自由交易带来了曙光。
作为比特币底层技术的区块链,为何能成为金融科技的最大热门?截止6月18日,1个比特币约合18750元人民币,全球数字资产总市值已经超过了1100亿美元,数字资产种类达到4321种,市值1亿美元的数字货币就有40多种;那么,币与币之间、链与链之间、数字币种与法币之间、物理资产与比特资产之间的自由流通成为巨大的痛点,如何才能搭建起资产从原子世界跃迁到比特世界的桥梁呢?与区块链同样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AI),二者结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本文试做解。
一、区块链产业如火如荼,国内创业者“比较优势”凸显
区块链是由中本聪在2008年发表奠定性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提出,而比特币正是中本聪创立的用来奖励参与者竞争记账的酬劳,主要是通过“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POW)来“挖矿”并得到奖金。而“挖矿”是一个比拼共识算法能力的过程,需要投入巨大的能源消耗,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球四大比特币“矿池”主要是集中在中国西南以及内蒙古地区。
在公有链任何节点都是开放的,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区块链中的计算,都可以下载获得完整区块链数据(全部账本),随着区块链自身的安全级别提升,在私有链之中,很多节点都有访问权限,只有特定被许可的节点才能被公开访问。
“智能合约”的出现是要解决把法币协议转化为比特世界中的协议问题,智能合约能够加速现实货币在区块链之中成为“可编程货币”,而如何使法币与数字货币连接,进而联通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促进资产在两个世界间的交互和应用?就需要“比原链”来解决了。
“比原链“由国内区块链行业最大的开发者社区巴比特打造。与其他的单一资产区块链相比,“比原链”的区块链交互协议更适合多元比特资产比如数字货币、收益权、非上市股权、债权等基于智能合约进行复杂性交互操作。
中国在金融科技上的投资额度世界第一,区块链是与移动支付、保险等并列的赛道,BAT在近两年纷纷布局区块链,网络与Circle(跨境支付)达成战略合作、阿里与以太坊合作开发金融云、腾讯旗下的微众银行基于腾讯云做联盟链云服务等。截至2017年4月底,全球总共455家区块链公司累计融资额为19.47亿美元,国内的区块链创业者融资公司就有61家。
区块链中占主流的工作量证明机制(POW)被诟病“哈希”计算应用范围窄,造成了极大矿机的闲置与能源浪费;比原链在挖矿的哈希过程中引入矩阵运算与卷积运算,使得矿机对人工智能ASIC更友好。区块链中矿机市场繁荣,刺激了人工智能公司对ASIC芯片的供应链,被淘汰或闲置的“矿机”也可应用于AI加速。
结语:
区块链虽然“烧脑”,但并没有影响开发者的探索激情。这不只是比特币的利益诉求,还是真正回归“价值的互联网”自由、开放、协作的渴望。正如数字经济之父唐·塔普斯科特把区块链技术比喻为开启人类小康社会的“阿拉丁神灯”,随着打通各种币种、链区以及传统金融资产交易的公有链平台诞生,多元资产比特化化正逐渐成为现实,并能为人工智能提供开放大数据、可控化的智能合约、矿机加速,哈耶克所预言的货币、自由资产的时代,以及人们投资与交易资产未来会和现今网购一般便利,一定是基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共赢互促的基础上。
作者:李星,靠谱的阿星,科技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