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区块链对标企业,金融区块链对标企业名单金融区块链对标

zhousys 区块链知识 2023-10-13 15:36 107

摘要:金融区块链对标1.HLC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公链这个公链采用的BlockDAG底层技术,首先这不是一个特定的共识协议,就跟区块链也不是指特定的一个项目一样...

金融区块链对标

1. HLC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公链

这个公链采用的Block DAG底层技术, 首先这不是一个特定的共识协议, 就跟区块链也不是指特定的一个项目一样, 是相对于区块链而言的一类分布式加密账本技术。狭义的Block DAG 指图式的账本存储技术, 就跟狭义的区块链指的是链式账本技术。但是更广泛的理解指的是整套图式账本的协议或框架, 对标区块链是基于链式的账本的协议或框架。Block DAG 和区块链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Block DAG 就是区块链在出块率较高时, 分叉较多时的区块链, 所以Block DAG 其实是更一般情况下的区块链, 而区块链是Block DAG在出块率较低时的特殊情况。区别在于, 区块链会把最长链之外的区块全部抛弃, 而Block DAG 会保留所有的区块, 这也就是为什么Block DAG的吞吐量可以很高的原因之一。

2. 区块链项目中的对标美元的USDT是什么意思

USDT是资产代币化项目的典型代表,USDT如何锚定美元?USDT是Tether公司推出的对标美元(USD)的代币Tether USD。1USDT=1美元,用户可以随时使用USDT与USD进行1:1兑换。Tether公司执行1:1准备金保证制度,即每个 USDT 代币,都会有1美元的准备金保障,对USDT价格的恒定形成支撑。某个数字资产单价是多少USDT,也就相当于是它的单价是多少美元(USD)。由于USDT与等量的美元是等值的,因此它是价值比较稳定的数字资产。在市场价格波动剧烈时,用户可以将账户中的区块链资产替换成USDT,达到保值避险的作用。用户可以通过SWIFT电汇美元至Tether公司提供的银行帐户,或通过交易平台,比如otc.huobipro.com换取USDT。赎回美元时,反向操作即可。用户也可在交易平台用比特币换取USDT。

3.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有很多,简单举几个例子: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广泛连接税务、海关、外汇等部门信息,有效为中小企业融资增信助力。
广东发布了 全国首个地方金融非现场监管区块链系统:有效解决传统监管手段中存在的金融机构与监管者信息不对称、不可靠等痛点。
国家电网基于数据侧链的供应链金融数据共享平台:提供供应链金融数据在隐私保护下有条件可信共享服务,帮助入链中小供应商盘活应收账款,降低融资成本,增加金融机构财务收益。
除这些外还有其他应用,密码财经mimacaijing专注区块链信息。

4. 元宇宙APP登顶AppStore说明了什么

2月11日,元宇宙社交概念App啫喱超过微信、QQ,登上中国大陆区AppStore免费榜第一。这说明元宇宙的定位,以及其功能是非常受当下年轻人欢迎的,“构建虚拟角色”迎合了年轻人的喜好,并且它的发展趋势良好,未来可能可以在年轻人社交聊天软件占一席之地。目前啫喱App共有主页、信息流、发布、消息和个人主页等5个一级菜单,主要功能包括捏脸换装、发布即时动态和社交聊天等。用户可通过复制链接、微信、QQ等3个方式邀请好友,好友数量上限是50个。在啫喱App中,玩家可构建虚拟角色、捏脸、自定义形象、换装等,选择摸鱼、放空、打游戏追剧等不同的状态。

5. FISCO --金链盟开创公众联盟链新时代

公链、联盟链(许可链)及私有链,可以说基本包含了区块链技术的三种使用方式。这些年公链的规划、筹资、开发及生态建设可以说在一片喧闹中进行,真实的有之,欺骗的更多,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泥沙俱下,投资者的钱是实实在在地进去了,但上线的不多,为数不多上线的公链上生态建设也是稀稀拉拉,DApp少之又少,日活就更太不上了,总之当前的公链项目能够或者说愿意存活下来的不多,离生态建设成型就更远了。

私有链算是各自企业与机构的自建内部运行的区块链架构,披露消息的甚少,但相信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至于有什么大的问题。

联盟链的发展也是一贯的低调,从区块链技术被主流经济社会认识开始,务实的主流经济机构已经扎实地开展研究开发与应用已经有约4年时间了,期间形成了联盟链的中坚力量,为区块链落地应用及生态建设摸索出了另外一条正道,在一定意义上说,联盟链走过了婴儿期,已经开始扎实地迈进了“公众联盟链“的新时代。 联盟链天然地与主流经济行业资源的牢固关系,也决定了联盟链在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的主流地位。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开启与分布式商业模式的普及,区块链技术也得以发挥优势,成为前沿科技技术的代表。2016 年,金链盟成员单位微众银行、Chinaledger 成员单位上海万向区块链、矩阵元三家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致力于进行区块链技术的探索,且

金链盟全称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深圳),是由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深证通等二十余家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于2016 年 5 月 31 日共同发起成立的非营利性组织。金链盟作为一个开放式组织,自愿遵守章程的金融机构及向金融机构提供科技服务的企业等均可申请加入。至今,金链盟成员已涵括银行、基金、证券、保险、地方股权交易所、科技公司等六大类行业的八十余家机构。

2016年11月26日,金链盟发布了《金融分布式账本主张》,提出 合法合规、可追溯、安全、隐私保护、业务导向 等五大原则,以及 价值联盟、自主可控、安全可信、高效可用、业务可行、灵活配置、智能监管 等七大主张。

宗旨:整合及协调金融区块链技术研究资源,形成金融区块链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合力与协调机制,提高成员单位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探索、研发、实现适用于金融机构的金融联盟区块链,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应用场景。

金链盟成员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成员大会常设机构为主席团,在成员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联盟开展日常工作,并对成员大会负责;主席团下设技术委员会(主持应用课题工作)、标准技术工作委员会(主持标准的立项、制定、审定和发布工作)、顾问委员会(组织外部专家参与技术和标准研讨)。

金链盟在信用、股权、积分、保险、票据、云服务、数字资产、理财产品发行及交易等领域开设了课题研究方向,部分课题项目现已落地或推出产品原型。

金链盟区块链底层开源平台(FISCO BCOS),由金链盟开源工作组协作打造。工作组成员包括博彦科技、华为、深证通、神州数码、四方精创、腾讯、微众银行和越秀金科等金链盟成员机构,旨在打造安全可控、适用于金融领域的区块链底层平台。

金融服务是区块链最早的应用领域之一。区块链技术带来安全可靠、简化流程、成本节约、降低操作风险以及增加信任等优点,具备重构升华原有金融业基础架构的潜力。金融业注重多方对等合作,以及具有强监管和高等级的安全要求,需要对节点准入、权限管理等作出要求,因此联盟链的技术方向成为金融业的主要选择。

当前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前所未有,金融创新步伐也在加速迈进,因此,如何有效平衡开放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关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是业界迫切需要应对的挑战。

从金融 IT 基础设施的角度,仍存在一些操作风险、道德风险、信用风险、信息保护风险等方面的不足与痛点。

第一,金融 IT 系统数据仍存在被篡改、被伪造或一致性差异的可能。

第二,不同金融机构间的基础设施架构、业务流程各不相同,甚至仍涉及较多人工处理的环节,极大地增加了运营成本,也容易出现操作风险与道德风险。

第三,金融业务与金融合作或涉及多个参与方或中间方,容易提升信任成本与摩擦成本,也存在一定的互信、协作或合作对等性问题。

第四,金融业务往往复杂度较高,容易遗漏对业务全要素的记录,有时较难对业务全流程进行追溯,无法满足监管和审计需求。

第五,不同金融机构间的数据相对独立,难以实现安全高效的交互,导致进行重复的 KYC、反洗钱、反欺诈的成本较高,也间接带来了用户数据被某些中介机构泄露的风险。

第六,集中式的 IT 基础架构的可用性与适应性较弱,需要采用分布式技术以提高健壮性或自适应性。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组合型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原则上可以应对金融行业的需求。不过,由于金融行业的要求更加多样化与严格,作为金融版本的区块链解决方案,需要在普适行业的区块链技术基础上,根据金融机构特殊业务需求、现有技术水平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要求或条件,从业务适当性、性能、安全、政策、技术可行性、运维与治理、成本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

第一,业务场景的适当性。并非所有的金融业务场景都需要采用区块链技术,一般而言,涉及到多方参与、对等合作的场景时,传统的集中式系统架构往往难以满足需求,则可考虑采用区块链技术,从而增加多方互信、提升业务运行效率、降低业务运营成本与摩擦成本。

第二,区块链系统的性能。金融业务往往具有海量交易、高频交易、及时确认等特征,因此金融行业的区块链开源平台,需要根据金融机构当前业务规模,分析区块链系统需要支撑的业务量、潜在业务增长规模、并发业务量、响应时间等技术性能指标需求。由于采用不同技术模块,例如不同共识机制的区块链平台对性能的支持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根据业务性能要求,结合区块链性能效率指标进行评估。

第三,区块链系统的安全性。区块链可以从技术层面保证记录数据的可信,防止数据被篡改、伪造等风险。此外在数据敏感性与安全性上,需要评估上链数据的内容加密强度,以及访问权限控制等。金融机构需要根据业务的具体安全要求,选择成熟、合适、安全的加密算法。

第四,政策合规性。区块链是一套技术解决方案,在合理设计的前提下,可以对现有的业务起到良好的支撑或对现有中心化系统进行很好的补充。但金融机构在使用区块链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必须在国家现有的监管要求与法律框架内施行。

第五,技术可行性。区块链技术已经在部分金融场景中落地,但目前还属于一项新兴技术,需要充分评估该技术与具体业务的契合度、及其与传统系统相比的优劣势后,最终选择合适的区块链平台进行论证与试运行。

第六,运维与治理能力。由于基于区块链的业务与传统中心化系统在运营和管理上存在差异,而金融业务的持续治理要求极高,需要进行相应的规划与调整,评估新的治理结构的可行性、可持续性,评估版本迭代与系统正式上线的影响程度,实时监控区块链系统的运行,确保业务可控与金融环境稳定。

第七,成本可控与经济可行。区块链应用通过技术特点来解决实际业务中的特定问题,有效解决痛点问题的应用可以为金融业务带来极大的收益,应用本身的价值也能得以显现;相反如果不能解决行业的重要问题,则需面临成本与收益的权衡取舍。

如能针对金融行业的特殊需求,打造一套安全可靠的金融区块链底层平台,则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将大有用武之地。

举例而言,从银行机构的角度看,重点探索方向一般是应用区块链技术降低清算结算成本、提高中后台运营效率、提升流程自动化程度与降低经营成本等。此外,在跨境金融场景中,区块链有助于实现跨境金融机构间的账本共享,降低合作银行之间的对账与清结算成本以及争议摩擦成本,从而提高跨境业务的处理速度及效率。

从非银金融机构的角度看,区块链可用于提升权益登记、信息存证的权威性、削减交易对手方风险、解决数据追踪与信息防伪问题、降低审核审计的操作成本等。

从金融监管机构的角度看,区块链为监管机构提供了一致且易于审计的数据,通过对机构间区块链的数据分析,能够比传统审计流程更快更精确地监管金融业务。例如,在反洗钱场景中,每个账号的余额和交易记录都是可追踪的,任意一笔交易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会脱离监管的视线,这将极大地加强反洗钱的力度。

设计了一个高效、可靠的、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消息通信协议,简称链上信使协议 AMOP(Advanced Messenger On-chainProtocol),聚焦以下功能:

 基于区块链网络,支持跨行之间、点对点的实时消息通信;

 为链下系统和区块链之间的交互提供标准化接口;

 区块链系统可主动调用链下系统的业务接口;

这个协议的技术特点是:

 在点对点的区块链网络拓扑中,规划节点通信路径,确保消息可达;

 可快速感知区块链网络的节点异常,自动切换路径重发消息;

 在通信过程中使用加密技术,保证通信层隐私。

设计了合约命名服务 CNS(Contract Name Service)。CNS 的设计目标,是使业务层和智能合约之间的对应关系命名化,让业务层不再关心相关的合约地址。类似 DNS 之于互联网,域名的使用让用户更容易记住网站的访问方式,也让网站在集群化、迁移扩容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灵活性。

并行 PBFT 共识

标准 RAFT 共识

并行计算和热点账户解决方案

FISCO BCOS 在数据整合分析、交易管控、身份认证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从而满足金融行业对于监管、风控等方面的高标准要求。

风险数据整合

基于区块链上不可篡改、可追溯、分布式高一致性的数据,可以给与监管机构充分和透明的信息,交易参与方、交易明细、交易过程以及交易历史记录,都记录在区块链账本上,可以做到海量历史数据的完整妥善保存,且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满足风险数据结构化、明确、准确、完整的要求。

风险建模,分析和预测

将区块链上完成的数据与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再整合市场数据,行业数据,可以制定更准确的风险模型,提高风险预测能力,满足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

实时交易监控,汇报和拦截

身份识别

特等奖:ODRchain-公众联盟链的典型应用

最受瞩目的冠军项目——ODRChain,基于FISCO BCOS底层平台,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传统司法处理线上纠纷难以认证电子数据真实性、无力消化大量且快速积压的案件纠纷等痛点。

目前,ODRChain已实现让客户从点击“一键仲裁”到收到仲裁裁决书这一过程的耗时,从传统长达数个月的仲裁流程缩短到 7 天左右,而原本动辄成千上万的仲裁费,也得以降低至几百元。截止2018年12月,ODRChain已完成超千万份合同的存证,涉及资金规模达千亿级。

一等奖:JustSign——白盒密码算法让手机摇身变U盾

抢占大赛一等奖席位的项目——JustSign,是基于FISCO BOCS的电子合同缔约和存证系统,其独创的JustKey白盒密码算法实现“手机即U盾”,解决了传统CA兼容性受限、在移动端无法保护密钥安全以及数据集中存储易遭攻击等问题。

专家评审点评,电子合同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与利益归属,长久以来都很难实现安全性、完整性和便携性的平衡。该团队独创的白盒密码算法,着实有利于区块链存证场景下的安全提升。

二等奖:物联网可信互联解决方案——智慧生活图景长这样

四川长虹安全实验室参赛的物联网可信互联解决方案,描绘出一个几乎不用你多操一份心的智慧家居蓝图。团队代表在解析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时称,基于联盟链建立企业间合作联盟,打通不同厂商之间物联网设备的互联互信互通,并在洞察智慧生活典型业务场景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合约实现智能终端注册、场景规则、信任规则及联动规则。

大赛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在物联网领域,有切实的硬件和场景,有望进一步促进分布式AI助手、资源共享、生命周期管理、多通道支付等应用场景落地,真正迎来智慧生活。

分列大赛三等奖的项目中,精准锁定区块链在安全、提升效率方面的特性,为各自代表的行业领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更有清华大学的师生团队另辟蹊径,研发跨层全栈区块链安全检测技术护其他区块链应用一世周全周全,其技术实力深受评委赞赏。

荣获三等奖的还有深圳市电子商务安全证书管理有限公司的可信电子固证平台、武汉链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的不动产登记平台、山东观海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的荣成区块链服务平台、全链通有限公司的畜牧业区块链溯源、深圳市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旅游金融联盟平台、北京版全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版权保管箱。

上海救要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一反应互助急救、"永腾集团 My Innovate"的HaveFund、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块链保单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关山口葫芦兄弟"的书享校园、云块项目团队的“云块”账户系统也分别获得大赛优秀社会价值奖、优秀商业设计奖、优秀用户价值奖、优秀创意奖、优秀应用融合奖。

金链盟技术委员会主席马智涛则详细阐述了“公众联盟链”的构想。他认为,联盟链应该实现自我的升华,应该能够演变成为一个面向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态,即“公众联盟链“。

不同于公有链项目“先出方案、募集资金、大力宣传、拉升价格、最后再投入开发”的思路,联盟链项目秉承的是“以自有资金先投入开发、上生产环境验证、积累真实客户与用户、稳健运行试错、最后再进行推广宣传”的“务实”思路。但也因实干落地和聚焦真实应用为主,在宣传力度上有所欠缺,无奈陷入“落地者众,叫好者寡”的被动境地。金链盟希望通过本次大赛,让联盟链的项目团队走到台前展示成果,提升联盟链的影响力,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到联盟链项目的真实应用落地情况与可持续发展性。 

6. 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哪些领域目前品集科技区块链技术所应用的领域有哪些

目前区块链应用领域有:
1.数字货币
目前区块链技术最广泛、最成功的运用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
2.金融应用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有着天生的优势,在互联网上来说,这是区块链的基因决定的。
3.区块链 + 行业应用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不断验证,其技术优势在其他行业领域也逐渐体现出价值。目前,医疗健康、教育、文化娱乐、通信、慈善公益、社会管理、共享经济、物联网等领域都在逐渐落地区块链应用项目,“区块链+”正在成为现实。
目前品集科技区块链技术所应用的领域主要是: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和智慧交通等。

7. 什么是数字货币、数字金融和区块链数字货币为什么如此重要

从金融视角来说,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其实就是新一代的数字金融体系。数字金融体系,就是建立在区块链数字货币的金融基础设施上的。

站在企业的角度,怎么来理解数字经济?

我们知道工业经济驱动因素是化石燃料,数字经济驱动因素是数据。那么数据怎么去驱动一个商业?我概括为,把数据计算机模型化,用算法来组织这些数据,同时把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计算机程序化,数据变成算法模型,再把算法模型串起来,把业务流程变成计算机的程序,或者变成智能合约,这就是数字技术。这个数字经济并不是经济学家角度的数字经济。

如何把这些东西整合在一起,需要依靠一系列的数字化技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这一系列的数字化技术组成了数字经济,或者是数字商业。

数字化的技术有三个特点,第一是跨时空,因为数据天然具有穿透的本能。比如跨境跨组织,数据流通是没有国境可以阻止的,所以它是跨时空的,同时数据具有穿透性,它纵向是可以穿透市场的,把中间的中介和阶层通通都消融掉,然后让交易变成点对点,买家和卖家不再需要中介。纵向可以穿透市场,横向缩短了产业链。点对点,交易结算就没有中间人做担保了。

数字金融核心就是点对点的支付清算和非担保的交易交收。现在用银行卡去商场买东西,不是点对点的交易,商家要收到这笔钱,它需要时间,银行在担保这笔交易是完全可以结算的。可是如果这些中介消失之后,交易需要怎么做到实时清结算?目前来看,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是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技术方案,暂时还没有发现其他更好的方案。

从商业的角度来讲,区块链技术有它自身的一个特点,就是足够数字化,它是跨境的,是跨时空的,是跨组织的。数据的流动是没有边界的,所以区块链同时是分布式的,它是自组织的和去中心化的。

所以区块链的由来,任何新的颠覆式技术的应用,历来就有两条路线,或者说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把它视为一种工具,用它来改善传统的商业模式,得到一种边际效益上的提升。另外一种是把它当作一套制度,用来重构商业的底层逻辑。

这两种应用方法,在过去几年就有一个很好的案例。当互联网公司在推广“互联网+”的时候,我们也看到很多传统的商业机构说,不是“互联网+”,而是“+互联网”。那么现在那些喊“+互联网”的人到哪去了?有人认为,互联网只是用来改善的一项技术,传统的东西可以加上一些互联网技术,好比把互联网当电子邮件使用,你弄了一套电子邮件系统,就以为是互联网了。但是有人却把互联网当作制度,从底层重构了商业,最后你会发现你失业了。

第二是去中心化的。为什么要去中心?商业上的区域中心技术带来了商业的去中心化,这个是 历史 的必然趋势。这个趋势在哪里?我觉得是两点,一个是经济全球化,进入2.0版本。现在通过互联网,已经不是公司在全球化,不是公司把自己变成跨国公司,而是任何一个个人互联网都赋能给它,让它可以在一个中国的小县城,通过互联网把它的产品卖给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个人全球化的时候,解决点对点的交易,点对点的服务,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那么区块链技术所带来的实时清算结算,点对点交易交收这些特点,正好可以帮助个人商业活动的全球化。

第三是经济的数字化。当数据集合到一定程度之后,它的流通基本上是跨时空的,商业活动对金融支付的需求,是随时随地随身的,而做不到随时随地随身随需提供场景化、虚拟化的支付清算服务,终究会被技术和市场所淘汰。

数字货币为什么如此重要?

第一,数字货币的发行拓宽了原有货币政策的选择范围。如果能够将全部的实体货币转换为数字货币,这就使得央行突破零利率下限,将名义利率降至为负成为了可能。

另外,数字货币还提供了一种新的量化宽松工具,央行以无偿支付的方式向每一位公民发放等量的数字货币,可以直接绕过危机期间低效率的金融市场,提高公民消费和偿还债务能力,从而更容易实现央行平抑波动的货币政策目标。

第二,数字货币可以使得货币政策更透明。经济学理论普遍认为,货币政策的实施应该具有系统性和透明性,这样可以增强货币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减少内部噪音,加强系统的稳定。

虽然,各国中央银行通过对通货膨胀目标值的控制,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央行数字货币的实施为提高央行货币政策框架的透明度提供了一个机会。通过采用央行数字货币,同通货膨胀目标制一样,央行可以建立一个固定的、用具体的价格指数来规定的价格水平目标,从而为经济系统提供一个持久、可信和透明的名义锚。

第三,数字货币的发行可以解决实物现金减少的问题,而且为央行带来部分铸币税。随着移动支付手段和手机支付应用的兴起,现金在 社会 中的重要性正在逐步降低。

随着纸币消亡,经济中流通的惟一货币形式将是居民的银行存款,央行可能会失去向公众发行钞票的权力。另外,在现行体制下,铸币税只能通过发行实物现金获得。因此,在普通民众持有现金意愿减少的情况下,提供一种方便的、能够与电子支付系统连接的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让央行重新获得一部分铸币税。

第四,数字货币可以增加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从技术角度来看,数字货币允许居民、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直接以央行数字货币结算。这可以分担商业银行的部分结算职能,降低支付系统中流动性和信贷风险的集中度。

当然,在具体的政策实践中,出于政策稳健性的需要,央行数字货币也可以依托商业银行系统发行和运转。

此外,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能够为银行存款提供一种真正无风险的替代品。居民从持有银行存款向持有数字现金转变,降低了一部分对存款的政府担保需求,削弱了金融体系中道德风险的一个来源。

8. 区块链项目的分类和应用有哪些

从目前主流的区块链项目来看,区块链项目主要为四类:第一类:币类;第二类:平台类;第三类:应用类;第四类:资产代币化。

币类主要充当区块链资产领域的“交换媒介”,交换媒介指一般等价物,比如以前的黄金、银票等。(交易区块链资产上“币汇交易所”)

平台类项目是指建立技术平台,用于满足各种区块链应用开发,可以降低在区块链上开发应用的门槛。

应用类项目范围比较广泛,涵盖金融、社交、游戏、产权保护等诸多领域,也是目前区块链资产增长最快的领域。

资产代币化项目是指是实物资产的区块链映射,也就是实物资产上链,目前不超过10个品种。

01币类

第一类是币类项目,也是最早的区块链项目。币类项目主要包括比特币和莱特币等项目。此外,还有一类资产具有匿名的特点,主要功能包括实现支付的同时可以保护支付双方的隐私,比较知名的有达世币(Dash)、门罗币(Monero)及采用零知识证明的大零币(Zcash)等。币类主要充当区块链资产领域的“交换媒介”,交换媒介就是你用来换取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比如以前黄金、白银、银票可以作为交换媒介。目前全球的数字资产种类超过2100个品种,币类区块链项目数量近期增长较快,截止2018年6月市值最大的依旧是比特币。

02平台类

第二类是平台类区块链项目,平台类区块链项目主要功能为建立技术平台,满足各种区块链应用开发所需的技术要求;简单的说,平台类应用让开发者可以在区块链上直接发行数字资产,编写智能合约等。智能合约就是在区块链数据库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可以满足其源代码设定条件下自动执行。

举个例子,你在区块链上开发一个基于房屋租金协议的智能合约,当业主收到租金时就会触发自动执行,并将公寓的安全密钥给到租户。

平台类区块链项目的主要功能是建立底层的技术平台,让开发者在底层技术平台上做应用开发,相当一部分平台尚处于开发状态当中,截止到2018年6月份,市值最大的是以太坊。

03应用类

第三类是应用类区块链项目,应用类项目就是基于区块链开发平台(例如以太坊)开发的能够解决实体经济各个领域诸多问题的区块链项目。

例如基于区块链的预测平台Augur,基于区块链的算力交易平台Golem,基于区块链的奢侈品溯源平台VeChain,基于区块链提供资产兑换及转移服务的OmiseGo。利用区块链技术,这些项目可以更好地解决信任问题、跨国界流通等问题,同时,利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和代币,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动执行,大大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应用类区块链项目范围比较广泛,涵盖金融、社交、游戏、产权保护等诸多领域,也是目前区块链项目市值增值最快的领域。

04资产代币化

第四类是资产代币化区块链项目,资产代币化是指将区块链资产挂钩黄金和美元等实物资产,是实物资产的区块链映射,截至2018年2月不超过10个品种,比较典型的代表是对标美元的USDT,对标黄金的Digix Dao,DigixDAO每个代币代表1克由伦敦金银市场协会认证的黄金。资产代币化具有方便交易,便于保管等优势。首先,资产代币化更方便交易。因为区块链资产可以拆分,具有更好地流动性。

举个例子,目前房产需要整体转让,如果房产可以代币化,便可以拆分购买,更方便交易。其次,实物资产代币化更利于保管。黄金等在实物交易中,很容易形成磨损、造成损失,但是实物资产代币化后并不需要进行实物转移,更利于实物资产的保管。

9. 区块链 金融 应用

区块链金融应用是其在现实当中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金融业需要这样的高端技术,传统的运作方式会因为这样的技术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区块链金融应用有着很多鲜明的特点,也让人们对此津津乐道,更因为实际产生的效果而倍受众人的关注,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提要:发达国家和科技公司在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从专利技术的申请来看,我国与 美国 区块链技术或有一年半左右的差距。基于上述形势,中国如何实现“非对称”赶超?首先是要看清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其次,在了解区块链底层建设对于金融业现有业务及未来发展的必要性后,在各金融企业之间达成建立“中国的金融区块链联盟”的共识。最后是要协同推进,迎接变革。

如何理解区块链?

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2009年,论文发表之后,比特币作为一种虚拟货币在 互联网 的数字世界里诞生了。目前,比特币总市值65亿美元左右,虽然市值在不断变化,但它仍然是全球最大的虚拟货币。

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区块链。区块链是比特币的一个底层技术,而比特币只是区块链的一个应用。众所周知,比特币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价值传递,除比特币区块链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区块链,例如,以太坊的区块链等。所以,我们应该区分比特币、比特币区块链、区块链以及区块链技术等概念。

目前,人们对区块链有几个误读。可以用英文描述区块链为“Decentralized Blockchain”,其中Decentralized被翻译成“去中心化”。但是,我认为区块链实现了价值的无中介传播,就是点对点的价值传播,这并不是说进入区块链时代以后就不需要中心了,而是应当从一个单一的集中化向中心与中心之间的并联发展。那么,现有的中心很可能变成分中心或者弱中心。目前所有银行都拥有自己的数据中心,如果今后成立金融区块链联盟,那么它们就可以成为区块链联盟里的各个节点,所以区块链并不是不需要中心。

区块链不是不需要信用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文章观点认为区块链是要“去信用”,其实,区块链是通过共识算法建立信任,通过各个节点之间的共识保证交易的正确性。通过数学、算法以低成本建立信任,而不是“去信用”。只不过人与人之间的数字资产交易不需要两个人相互认识,或者是相互有信任关系,也不需要第三方信用机构,只需要大家信任区块链这个可信网络即可。

为什么说它可信呢?因为它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有一套基于共识的机制:一套加密算法,使得它不可篡改。一方面通过公钥使得信息透明化、可追溯;另一方面,私钥可以保护隐私。

区块链并非成熟技术,也非万能目前区块链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今年年初我们派团去巴克莱 南非 的区块链研究室学习,在研讨会上,巴克莱非洲区块链专家认为,区块链技术要成为真正成熟的技术至少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目前,区块链存在计算速度相对较慢、存储空间小的缺陷,而且,并非所有的数据处理都需要使用区块链。

区块链在国外的研究、运用

我们发现,老牌金融发达国家在区块链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英国政府认为,政府参与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网络的立法是非常重要的,政府鼓励对区块链技术的深入研究。英国政府正在积极评估区块链技术的潜力,考虑将它用于减少金融欺诈,降低成本。此外,英国政府计划开发能够在政府和公共机构之间使用的应用系统。

今年2月,欧盟委员会把加密数字货币放在快速发展目标领域的首位,这项举措推动了各个机构针对数字货币的政策研究。科技公司在区块链技术的研究方面也走在了前面。

IBM推出了“开放账本项目”(Open Ledger Project),开发企业级的区块链软件结构,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商用,通过IBM云计算平台的Bluemix和API基础架构来支持外部数据的对接。IBM在区块链技术方面的实践还有很多,近期,它与 韩国 的一家公司利用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做了富有创意的试验,取得了一些成果。

微软利用Azure平台,为用户提供“区块链即服务”,可以使得R3以及其银行成员加快试验和学习进程,加速分布式台账的开发、测试和部署。

Intel也发布了用来搭建、部署和运行分布式账本的高效模块化平台SawtoothLake;同时,Intel还研究为区块链应用的硬件芯片创造可信任的执行环境,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隐私。

与此同时,华尔街也在积极行动。尽管创建比较晚,但是R3的核心职能是制定 银行业 区块链技术开发的行业标准,以及探索实践用途,并建立银行的区块链联盟。

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华尔街除了有这两家迎合数字金融时代到来的新公司之外,大型金融机构都在研究区块链技术,都在建立自己的区块链概念和技术团队。

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有了实际应用的案例。

在加拿大,区块链初创公司“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Blockchain Tech Ltd )已经成功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 创业板 上市;爱沙尼亚政府将推出政府的区块链医保记录。

国内对区块链技术的关注和研究情况

区块链是可选的技术。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还召开了数字货币研讨会。除了央行以外,去年 浙江 省、 北京 市等有关部门也表达了对区块链应用研究工作的支持。

从企业角度来看, 布比区块链已经应用于股权、供应链、积分等领域,并正在与交易所、银行开展试验和应用测试。布比区块链专注于区块链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已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开发了自有的区块链服务平台。而且很多区块链创新创业企业不断涌现。

此外,一批行业联盟正在建立起来。在金融机构方面,目前我国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对区块链应用的案例仍有待破题。
2015年末美国银行已经获得15项关于区块链的专利。我国与美国区块链技术或有一年半左右的差距。
区块链金融应用正在全面的进入新的阶段,各种应用将会越来越深入,相关的改变也会越来越受人瞩目,也将会形成一股极大的新潮流。

10. 区块链落地需解决四个核心问题 访交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中心总裁陈维

随着区块链概念的持续升温以及这一技术的日益成熟,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也在加大这一领域的布局和应用。《太古宙-2019年中国区块链金融行业研究报告》指出,金融机构区块链投入呈逐年增长态势,预计至2022年,中国金融机构区块链技术投入将达92.7亿元。

陈维指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本质是用资产信用来取代主体信用,而借助区块链技术,可实现技术互信取代机构互信,这两点使得区块链技术契合资产证券化业务场景的需要。基于此,交通银行推出了国内首个区块链资产证券化平台――“链交融”。陈维还表示,区块链技术还将为上海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效率+信任”问题待解决

《中国经营报》:尽管不少银行已经 探索 并研究区块链,但最终落地项目较少。你认为,区块链技术落地难的原因是什么?

陈维:由于区块链主要采用联盟链的技术,这使得银行 探索 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在具体业务落地时,主要面临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个是安全。商业银行是整个金融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参与者,对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特别高。在新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安全性要求是最重要的,也是必须要满足的。由于区块链技术运用目前尚处于 探索 阶段,这可能会影响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具体业务上的落地。

第二个是效率。在去中心化的设定下,所有的节点要达成共识并且将数据进行处理,这就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因此目前业务效率较难得到有效兼顾。银行的一些传统业务,比如支付、转账、汇款等业务场景,对时间效率和数据存储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因此区块链技术目前与这些业务场景结合仍存在一定困难。

第三个是跨机构共识。联盟链需要联盟各方达成一致,共同推进链的形成和扩张,但在实际业务推进过程中,不同机构对区块链的认识、对联盟链的需求差异较大,存在一定的协调和推进难度。

第四个是经济成本。区块链应用对银行技术开发能力要求较高,同时还需配套大量软硬件资源,比如:联盟链需要部署节点、形成共识算法等一系列服务;银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资源进行开发。这些投入在短期内可能无法直接产生可见的经济利润,会出现成本和收益的跨期错配。任何一家金融机构,无论上市与否,都会面临当期考核的问题,使得成本的当期性和收益的滞后性存在一定矛盾。

当然,尽管存在这四个主要矛盾,不少银行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 探索 。可以说,在这方面交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走在了同业前列,尤其在资产证券化领域实现了多项突破。

陈维:所谓效率就是时间问题,信任就是安全问题。

关于效率问题,结合交通银行的 探索 和实践,可通过以下三个方式加以解决:第一,通过链上智能合约的自动化方式,来提高业务流程的办理效率;第二,研究高性能的公有链技术,来满足交易并发情况下的计算、存储能力;第三,借助云计算,利用云的存储能力,提高效率,同时降低经济成本。

关于信任问题,主要有三种解决方式:第一,上链之前达成共识,参与方在上链之前必须要签署协议表示同意,避免业务开展过程中,因未达成共识而导致效率降低、难落地的情况发生;第二,采用数字签名和非对称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以后再进行上链,确保只有授权方才能看到数据,实现数据权限的控制;第三,区块链技术采用分布式账本,实现数据的不能篡改,同时还可以进行追溯,确保各参与方对链上的数据保持较高的信任度。

助推长三角资产和资金“同城化”

《中国经营报》:交通银行在区块链场景 探索 方面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陈维:当前市场上有很多关于区块链使用场景的探讨,在区块链赋能金融方面,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最适合的场景之一。交通银行基于在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实践 探索 及先发优势,自2016年来已尝试 探索 区块链应用于资产证券化业务场景,并于2018年正式对外发布了国内首个区块链资产证券化平台――“链交融”。该平台已获得两项技术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跨机构流程解决方案》和《基于智能合约的Fabric区块链管理方案》,并荣获上海市政府颁发的2018年度上海金融创新成果奖、《中国银行家》十佳区块链应用创新奖等奖项。

资产证券化业务参与机构众多,发行周期较长,同时交易结构也比较复杂,如何使业务更有效率地开展,就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共享、不可篡改四个特征,这就意味着区块链技术可以与资产证券化实现比较完美的结合。

从业务本身来讲,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本质是用资产信用来取代主体信用;同时,借助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技术互信取代机构互信,这两点使得区块链技术和资产证券化业务能够完美地契合。区块链技术可以在不需要第三方背书情况之下,实现系统中所有数据信息的公开、透明、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同时还能对信息进行追溯。

《中国经营报》:在实践中,区块链技术如何赋能资产证券化业务?

陈维:在“链交融”平台上,借助区块链技术,将底层资产和尽调报告等资料,通过数字指纹永久储存在链上,借助区块链的透明、共享、不可篡改等特性,解决了资产证券化业务众多参与方之间的互信问题,实现信用穿透;通过一些算法实现链上文件的加密保护,有效缓解了信息泄露的风险。

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降低了一些维护成本和系统运营的压力。自发行亚洲首单区块链技术赋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交盈2018年第一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开始算起,截至目前,交通银行已经通过这个平台发行大约七八百亿元规模的项目。我们也一直致力于推动诸如国电电力等更多优质发起机构、专业投资人等资产证券化生态圈用户上链。

“链交融”是“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的孵化成果,也是交通银行前中后台共同联动的产物。在前期研发中,业务部门凭借市场敏感度牵头整个项目,中后台部门协同合作。在区块链技术投入应用后,我们还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对系统进行迭代升级。

除了交通银行内部协同来进行研发之外,交通银行还牵头成立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生态圈――“陆家嘴资产证券化联盟”,通过与同业机构的合作,共同培育和发展生态圈系统,也是交通银行担当 社会 责任和实现 社会 价值的一种体现。

《中国经营报》:除了赋能银行具体业务之外,区块链技术在银行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服务上海建设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等方面能提供哪些帮助?

陈维:区块链技术在资产证券化业务场景的应用实际上缩短了资产持有人和资金持有人之间的信息距离,同时也打破了行政区隔的界限。借助区块链技术,“链交融”平台的各个参与者达成资产共识和价格共识,举例来说,上海的资产可以对接到江苏的资金,从某种程度来说,促进了长三角区域的资产和资金的“同城化”。

同时,区块链技术对上海建设国际资产管理中心也能提供一定帮助。建设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就意味着需要吸引大量的海外资金或者资金管理机构到上海,只有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优质资产才能把海外的资金或者机构留下来。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国际市场已发展得相对成熟,规模也很大,相比之下,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国内还处于发展阶段。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中国来投资一些国内的优质资产,“链交融”平台或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总体而言,区块链技术与上海的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自贸区建设以及建设全球金融 科技 中心、资产管理中心等战略课题都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也将为服务国家战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 中国经营网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