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区块链技术城市发展1.区块链现在发展前景怎么样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达12亿元2016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在1亿元左右,到2018年增长至10亿元,20...
区块链技术城市发展
1. 区块链现在发展前景怎么样
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达12亿元
2016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在1亿元左右,到2018年增长至10亿元,
2019年我国区块链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产业规模约12亿元。随着各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预计到2022年,我国区块链核心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相关衍生严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百亿元。
从研究成果来看,共识机制方面,我国共识机制逐渐从单一算法走向混合共识;密码算法方面,安全多方计算、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等密码学算法不断融合应用;跨链技术和安全技术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从区块链硬件来看,目前,全球最主要的数字货币挖矿设备供应企业都位于中国,仅仅是比特大陆、嘉楠耘智、亿邦科技三家挖矿设备企业就占据了市场超过90%的市场份额。
从行业应用来看,金融行业是目前区块链技术落地项目最多、场景最为丰富的行业,如供应链金融、资产证芳化、征信与风险控制等。
2020年区块链产业将进一步得到规范
2020年,我国区块链政策将持续利好、标准规范更加完善、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技术持续创新发展、重点领域应用示范效应加速显现。同时根据2019年我国区块链发展存在的问题,赛迪区块链研究院提出加快顶层设计制定、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快核心技术创新研发、推动第三方评测认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速推动各领域应用落地六大建议。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 区块链如何赋能数字城市建设| 区块链小课堂
城市正积极拥抱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快城市经济增长,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的数字化转型也为区块链技术的价值挖掘和应用落地提供了良好的试验田。
数字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实现连接设备的全城覆盖,还需要考虑全程数据的收集和决策自动化问题。区块链上的数据具有难以篡改、安全可信等优势,可以从以下方面助力数字城市的建设:
区块链采用分布式存储结构,因而系统中的每个节点都存有系统上的所有数据,让数据公开透明,方便管理。同时区块链集成的隐私计算等密码学技术,可以在不泄露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安全共享,或是通过设置访问权限,让获得授权的节点获取相应数据,从而确保数据安全。
得益于分布式网络结构,即使单个或少部分节点故障,整个区块链网络仍可以正常运行,大大降低因网络攻击或技术问题导致系统故障的风险。相较于传统城市,数字城市对于技术的依赖程度更高,提高系统稳定性也有助于维护数字城市生活的正常运行。
区块链赋能的数字城市创新案例
迪拜的数字城市项目融合了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种新型数字技术,致力于将迪拜打造成“全球最幸福的城市”。
迪拜数字城市中的一大创新就是力争在2021年实现全部政府数据交易的上链操作和管理,实现年均1亿笔的纸质流程电子化。这一区块链赋能的数字化改革预计将节约价值15亿美元的流程管理成本,节约2500万小时的流程处理时间,同时减少1.14亿吨碳排放。除此之外,迪拜政府正与众多区块链企业展开积极合作,聚焦重点领域,落地了多个区块链应用案例。
欧盟委员会也同样认识到了区块链在改革政务服务的重要性,并于2018年成立了欧洲区块链伙伴关系组织,涵盖了欧洲当地的执法部门、各国政府和私营企业。欧盟委员会数字经济与 社会 部委员也对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城市建设方面的价值充满信心,并表明:“我们相信,未来所有公共服务都将建立在区块链这一基础设施之上。”
例如,意大利南蒂罗尔政府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市民数据的电子化。居民仅需登记一次个人基本信息就可以享受不同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精简政务处理流程、降本增效。
同时,基于区块链技术,爱沙尼亚打造了全民 健康 信息电子系统。通过这一区块链平台,医生可以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方便查询患者的血液检查、近期接受过的治疗、X光检查等相关数据。患者也可以清晰地查询到自己的就诊记录、医生开具的处方等信息。而区块链上数据难以篡改、全程可溯等特点可以保障该平台上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万向区块链同样在区块链赋能数字城市建设方面开始了积极 探索 ,以区块链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数字技术构建安全可信的数字底座,并通过隐私计算、知识图谱、数字孪生、分布式商业激励等技术,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形成技术集成、综合应用、高端发展的智能、低碳、自如的韧性城市,助力构建经济繁荣、居职幸福、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大和谐。
万向区块链致力于打造一座“真正懂你”的数字城市,通过区块链与新技术融合构筑的可信数字底座,让每位居民都拥有专属数字化身,真正掌握数据主权,在隐私不受窥视的前提下,享受安心自在的城市生活。
3. 区块链的未来发展前景
1.区块链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开辟国际竞争新赛道。区块链将成为进一步提速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型关键基础设施,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成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策源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将进一步对区块链技术的关注度,密集出台相关政策规划,加大产业扶持引导,提升本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竞争力。
2.数字货币泡沫逐步冷却随着区块链技术概念的传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认识到比特币并不等同于区块链,各种空气币将逐步被淘汰,区块链技术创新将回归到更加理性的轨道。去中心化、多方协同、防算改等技术特征将受到相关行业领域的高度重视,部分创新能力较强的行业结合行业特征改造后的区块链应用将不断涌现。
4. BIM+区块链,让城市建设更智慧
这篇文章,我们聊聊区块链和建筑行业的结合及应用。
在开始正文之前,先解释一下BIM的概念。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建筑信息模型化。美国国家BIM标准里面对BIM做了如下的解释:
(1) 以数位化方法表达一个设施的物理和功能特性。
(2) 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
(3) 分享跟这个设施相关的信息,在设施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为所有的对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
(4) 在建设项目的不同阶段中,各参与者经由在信息模型中嵌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与反应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
建筑业是当今全球范围最大的行业之一,未来依然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101万亿 元,其中建筑业总产值为 26万亿 ,占比超过 25% 。
建筑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人就修筑了万里长城、古埃及的金字塔这样的宏伟工程。但是发展至今,建筑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率依然很低,其主要原因大概可归结为以下五点:
1)项目的一次性;
2)组织的松散性和临时性;
3)管理的碎片化;
4)合作的多方性和低效性;
5)生产过程的非标准化和非工业化。
以上原因带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1) 信任缺失 ,由于项目的一次性、组织的临时性、合作的多方性,带来不可避免的信任缺失。
2) 效率低下 ,由于组织的松散型和临时性,生产过程的非标准化和非工业化,高耗低效,整个建筑行业施工企业的利润水平平均只有3%左右
3) 风险可控性弱 ,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管理碎片化,导致工程延期、设计变更、费用索赔几乎每个项目都不可避免。
国内建筑信息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 设计信息化 ,90年代“甩图板”工程推动国内 CAD 技术应用的普及;
第二阶段: 企业信息化管理 ,2005年计算机辅助管理问题解决实现项目和企业管理信息化;
第三阶段: 全生命周期信息化 ,2015年BIM 技术的应用助力建筑业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
1.为何要在建筑领域实施BIM?
住建部 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导意见的通知 》中对BIM应用的意义有详细解释,指导意见指出: BIM要为产业链贯通、工业化建造和繁荣建筑创作提供技术保障。也就是说BIM是建筑业工业化转型的技术基础 。
2.BIM具体能干什么?
1)实现建筑全生命期各参与方在同一多维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共享;
2)支持对工程环境、能耗、经济、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分析、检查和模拟;
3)为项目全过程的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4)支持各专业协同工作、项目的虚拟建造和精细化管理。
3.建筑工业化的意义
1)工业化生产的材质和装配式的建造方式更容易形成一套规范化系统,确保产品品质;
2)装配式建筑的大部分构件均在工厂完成,整体交付比传统建筑快 30%~50%;
3)装配式建筑现场以干法作业为主,可有效减少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低碳环保;
4)装配式建筑由于其可拆除的特性还可以实现重复利用;
5)装配式建造成本的下降空间就目前而言,远高于传统建筑,后期运维费用更低,全生命周期具有更大的成本优势。
建筑工业化转型已成为国家级战略
住建部等各部位近年来陆续出台多项促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的重要政策。
2021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明确提出要 发展智能建造,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 。
4.建筑业BIM数字化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是建筑业乃至国家近10到20年的战略目标。因此,BIM数字化技术在本次建筑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将起到基础性重要作用。
建筑工业化转型的方向是 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式 ,BIM解决的是这个过程中的 数字集成及可视化 问题。
虽然BIM是建筑业工业化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但是它并不能有效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比如协作多方之间的信任、效率、复杂体系下的碎片化管理等问题。
而解决信任、协作、效率、复杂体系下的碎片化管理恰恰是区块链技术的天然优势,能够很好的与BIM技术形成互补。
因此我们说: 工业化生产(BIM支持)+数字化协作(区块链支持)+大数据决策(AI技术)=智慧建造
我们把建筑全寿命周期分为规划设计、建造、运维三个阶段来举例说明
1.规划设计阶段
跨部门协作审批将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主要场景。
规划设计阶段的特点是行政监管角色多,协作审批手续多,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征恰好适配此类场景,可以极大的提高协作审批效率(多地政府已开始了区块链政务审批系统的试点)。
我们假设规划设计阶段的监管单位有发改委、国土、交通、住建、水利等,再者相关单位包括建设单位、规划设计等咨询单位,他们在区块链上都有各自的节点,并且各自都有自己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当咨询单位创建好第一阶段的BIM概念模型(比如适用于项目建议书),并加载GIS信息、规模、占地、造价等各项经济指标,将模型数据上区块链。
BIM概念模型及项目建议书经建设单位确认后,由建设单位向发改委启动审批手续,区块链智能合约自动发起所有审核流程。
发改委通过密钥访问区块链上BIM概念模型,必要时加载周边基础设施的BIM模型及GIS信息,分析该项目是否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项目的可行性,将审批结果上区块链,智能合约自动将审批结果的数据文件发送回建设单位。
同样,建设单位启动土地预审相关手续办理,智能合约启动,国土部门通过密钥访问区块链上的BIM占地模型,并进行审查,将审批结果上区块链,智能合约将批复结果的数据文件发送回建设单位。
与此同时,任何监管部门都可通过密钥验证发改委、国土等部门审批结果的真实性。
随着后续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不断对模型的完善,发改委、国土、交通、住建等行业监管部门随时可以通过密钥访问区块链上该项目的BIM模型数据,实时监测项目有没有违规设计、建造。
所有审批工作的流程在线上自动运行,但不再是基于一个中心化的平台,而是基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可有效降低协作成本,提高协作效率,并保证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2.建造阶段
同样我们假设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其他第三方咨询机构在区块链上也有自己的节点,也都有自己的信息化系统,那么他们都可以通过密钥访问区块链上该项目的BIM模型数据。
我们简单地把建造过程分为计划、采购、生产、验收、支付几个环节。并且假设模型和施工阶段的WBS分解结构是一一对应的。
· 计划环节:
承包人可以通过Office系列的Projec软件,或者国内广联达的斑马进行计划编制,将计划数据文件导入区块链上的BIM模型,BIM模型就有了4D的进度可视化属性(如Autodesk系列的InfraWorks可展示),数据中还可以包括资源、资金等计划。所有参建方都可以基于该BIM模型同步开展项目管理。
· 采购环节:
建筑行业具有高度分散和复杂的供应链体系,供应商和承包人的合作可能是临时性的或者一次性的,因此信任较难建立、协作效率较低。
我们先说区块链是如何解决交易的信任问题的。
区块链是用智能合约来完成交易的,比如对于买方,交易之前智能合约首先检测买方数字钱包(央行数字人民币)的余额(抑或者银行授信、担保额度)是否满足交易标的,如果满足则锁定,当买方验收并签收了卖方的货物后,智能合约将锁定的数字人民币点对点自动汇入卖方的数字钱包。
因此区块链解决的并不是买卖双方的互信问题,而是信任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建筑工程中砂石材料用量大,而且采购频繁、来源分散,是建材供应链中最不易掌控的材料之一。
我们假设承包人在料仓中安装了摄像头,承包人的采购系统通过摄像头检测出料仓余料低于预定的阈值(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系统调用计划数据(Project导入BIM模型的数据)发现未来的用量需求大于料仓总容量,则启动智能合约自动完成砂石料的订单,甚至可以从多个供应商中选择价格最低的。
砂石料供应商不需要加入任何系统,只需要在区块链节点上创建自己的账户就可以完成与承包人的自动化交易协作。
在运输过程中,供应商将运输车辆或船舶的GPS位置通过IOT硬件实时上区块链,承包人的采购系统就可以通过密钥实时追踪到货物的位置,系统可以对材料供货时间是否对生产计划造成影响进行分析(搜索算法),以便重新启动智能合约进行补救。
每一批材料的采购批次、到货时间都可以写入BIM模型对应的位置并写入区块链账本,智能合约将提醒监理单位按材料到场批次组织验收或试验检测工作。
系统可以把项目经理从繁杂的订单、询价、账务处理中解脱出来,更好的投入到更重要的事项上。
· 生产环节:
生产过程必然离不开人和设备。
工业化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而人和设备的过程行为质量将决定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
因此过去以结果为导向的施工过程管理必然要转向工业化的以过程为导向的施工管理,那么每一个分项工程由哪些个班组生产,对每一组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参数进行实时(IOT硬件)监测并写入BIM模型对应的位置,同时将这些数据写入区块链账本,永久保存、不可篡改,生产过程的所有数据应该真实、可信。
我们假设大型构建由吊装设备进行安装,再假设如果在暴雨天气、或者风力超过六级的情况下不适合吊装作业,那么吊装设备通过IOT硬件(或者网络通讯)感应到这种极限状态后,区块链智能合约将提醒现场管理人员将设备恢复到安全状态,直至危险状态解除。
生产过程中每一台设备运行的油耗、用电将通过IOT硬件进行监测,并将这些数据写入区块链账本。
区块链智能合约自动对耗能进行碳排放指标计算(GBT 51366-2019),一旦发现碳排放超过了核定指标,自动在碳交易市场购买新的指标。
前面提到的所有生产设备上的IOT硬件都无需接入参建各方的系统,参建各方只需要通过设备的密钥就可以进行数据访问。也许这个密钥被设备开发商设计成了一个客户端(如APP),那么参建各方只需要安装一个客户端就可以访问设备生成的所有数据。
· 验收环节
我们假设混凝土构建的强度由试验设备(IOT硬件)将数据直接写入BIM模型对应的位置,并写入区块链账本。
构建的外观尺寸、钢筋数量或许可以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设备生成点云,与BIM设计模型进行比对,可以根据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精确计算出蜂窝麻面的百分比,验收精度将远高于人工计算的精度,写入BIM模型的对应位置和区块链账本。
所有参与验收的人员和数据写入区块链账本后永久保存,不可篡改。
假如发生质量问题,区块链上的账本记录就像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笔流水账,从当前记录开始一直向前追溯,谁验收的?谁制造的?谁运输的?谁采购的?谁供应的一目了然。
· 支付阶段:
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正式发行,并且支持可编程性,当数字人民币进入工程款支付领域后,可以说每一笔工程款的去向已基本固定,都可以在区块链进行追踪,根本不可能发生工程款挪用现象。那么当工程质量经过验收合格,符合智能合约设定的条件,则自动触发智能合约点对点的支付操作。不再经过银行,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
因此根据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未来资金未落实的项目必然得不到开工审批,获得开工审批的项目,承包人、专业分包人、材料供应商甚至劳务人员再也无需担心拖欠工程款的问题了。
当BIM模型与实体建筑物实施锚定,实现数字资产化后,数字资产的所有权在区块链就可以实现流动。
我们假如一个实体工程构件在业主尚未支付工程款以前的所有权还暂时保留在承包人手里,当一个承包人资金出现困难,恰好区块链上的BIM数字资产(锚定了实体工程构件)证明了一定的未来收益(业主未来支付的一笔工程款),那么承包人完全可以将这部分数字资产的所有权进行抵押贷款,智能合约可以锁定未来业主支付的那一笔工程款,用于承包人赎回该笔数字资产的所有权。
3. 运维阶段
在运维阶段很好的一个场景就是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智能交互。
我们假设一台无人驾驶的巡逻车通过计算机视觉识别系统发现公路上沥青路面的一处缺陷,触发智能合约启动另外一台沥青路面维修车,该维修车同样用智能合约自动下单采购所需要的沥青混合料修复材料,并自动行驶至缺陷处完成修复,在此过程中只有少量的或者根本无需人的干预。
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BIM可以更好地实现智慧建造,反过来BIM模型又可以作为区块链技术的数据仪表盘,随着IOT硬件的不断涌现(尤其在运维阶段),数据的不断填充,模型的不断刷新,维度越来越饱满,所见即所得,区块链+BIM将会成为一个更加智慧的智慧建造决策系统。
文章中我们列举了规划设计、建造、运维三个阶段中一些点的应用,而现实中的应用场景远不止这些例子,这些例子也仅仅起到以点带面的探讨。
文章中提到的所有技术都是现今已有的或是已经实现的功能(如区块链政务系统、供应链追踪,质量溯源等),欠缺的只是把这些技术整合起来,就像区块链技术原本也不是一项新技术,而是把分布式存储、非对称加密、共识算法等计算机现有技术整合起来,成就了这一伟大发明。
也许有人会说,BIM正向设计在我国建筑行业还未普及,基于BIM的4D、5D数字化建造管理才开始普及,此时探讨区块链技术+BIM的智慧化建造是不是为时过早?
而我想说的是,
BIM的概念早在1975年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ChuckEastman博士就提出了,2002年Autodesk公司正式提出BIM理念和技术,从3D的可视化开始已经发展到了今天8D的概念。
区块链技术也是早在2008年由中本聪提出,至今除了数字货币,在其他非数字货币领域也有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就像人工智能技术,
1956年由计算机专家约翰·麦卡锡首次提出,但一直受限于计算机技术和硬件止步不前,直至2012年的ImageNET挑战赛中视觉识别准确率达到95%以上,超越人眼的极限,在突破了计算机硬件和技术限制之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迎来了大爆发,才有了近年来我们手机中美颜相机、语音识别、智能推送等生活应用的集中爆发。
所以说,任何一项技术,在它大规模应用爆发前,能量一直在积累,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一方面可能是技术、硬件的限制,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懂得人太少、参与的人太少,一旦大家都懂了、都会了,这种爆发力就会自然而然的蓬勃出来。
就像我们在不停地吹一个气球,总有一天它会炸开 。
如果你也对区块链应用感兴趣,搜索微信公众号“ Candy链上笔记 ”,我们一起前行。
5. 2021年了,未来我国区块链技术发展趋势怎么样
国内的区块链技术,已经从几年前提出概念,到现在现在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了实际的商业场景中,比如我们吃的大米,包装上的二维码
追溯就是应用的区块链技术。像上海旺链科技这种公司,入局较早,如今的发展也很好。
6. 区块链在未来有没有发展前景
腾讯、阿里等一系列大公司都在分食、抢占区块链这块蛋糕。你说它有没有发展前景?当然有啊!下面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对全球区块链的十大预测,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目前市场媒体信息都能看得到区块链的信息已经占据各大媒体版图,风口浪尖不为过,恰当的比喻就是风口中。
区块链为什么会一下子火了,就要说起币圈来了,例如主流的某币,其实几年前已经出现但是因为单个价值方向并不为人认可,所以不值得进入公众视野,经过几年的暴涨之后,貌似一下子激活了,某些潜在的人性吧,就类似于购房,大家都是看不懂,有诱惑,到爆炸,再到激活贪婪的人性。然后信息一下子就爆发了。求知是大家想要的知道币是怎么产生的,是怎么造就了币。于是区块链这个名词就是这样被挖掘出来。
回到正题,币圈和区块链是有区别的,币仅仅只是区块链延伸出的产品,区块链是币的底层开发架构。区块链就是利用代码架构搭建起来一个类似于蜘蛛网一样的数据分布架构。每一环的信息都是储存节点,和以往不同的集中信息储存中心不一样,如果你想修改其中一个环节,其他存储信息节点不允许,你是修改不了其中的底层信息的,这种储存中心化的信息分布,理论上是安全性更高,信息流转性更好,好比房子一样,框架决定了房子的格局和采光的舒适度,代码架构搭建原理一样也很关键,区块链的架构具体能达到什么样程度的利用价值,目前并没有太多的参考信息,但是大企业都开始进行布局,就当前的币圈的火热来看,区块链的金融属性领域比其他领域更加有吸引力。
未来的区块链的发展前景肯定的,想要看懂区块链领域前景,还是需要更深入了解当前区块链领域大佬们在做什么文章,例如某投资大V们在利用区块链干什么去了,他们做的方向一定程度带动了这个领域发展的标杆。
还是奉劝某币有风险,且行且珍惜。
前景是很大的
区块链被称为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有学者认为将重新定义世界。我国政府也是很支持区块链技术的,它所有的代码都是透明的,每个个人信息都保存在单独的链上,相比现在个人信息的泄露,区块链的出现将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其次区块链还有很多其他的应用,需要了解的私信!
现在公众对于区块链有误解主要是国家对于数字货币的管辖,数字货币的出现极大的威胁了法定货币,国家对于这种不可控的货币是不支持的!不过如果未来数字货币能够有效普及,这种去中心化的货币对于安全和成本相较于法定货币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以上个人见解,对区块链,数字货币有兴趣的欢迎私聊讨论!
从目前情况看,各大互联网公司试水区块链应用功能相对简单,依旧处于初级阶段。而区块链真正的潜在应用空间(金融、政务、医疗等)还很巨大,尚需时日慢慢挖掘,短期内看尚不具备大规模落地条件。不过近期各大互联网公司在区块链技术上频频布局,对于区块链在我国的市场培育和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在A股市场上,受到投资者强烈瞩目。招商证券认为,通过各大互联网公司的传导,区块链的受众面将逐渐从小众的玩家向普罗大众推广。
目前看趋势不错。
1.分布式账本提高 社会 效率。
2.某些行业可以降低中介存在的需要。
3.储存及运算性能发展可能会带来更多产业机会。
比特币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比特币即BSV。
讲道理,前景好的很呢!你要说像比特币这种数字货币的话,我觉得现在前景已经不大,一是因为现在挖矿难度很大了,个人用户基本不太挖的到,而是因为波动性太大,水太深,投资基本都是亏得多赚的少,能赚到钱都是矿工和交易所。
但是区块链不一样,区块链是一种技术型,知识性的东西,它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像购物交易,交通物流,金融 财经 ,保险等很多方面都可以应用,现在不是有很多银行都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发区块链。
所以说,区块链在未来应该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主要这项技术本身有很多优越性,而且可应用的范围也很广。
区块链肯定有发展情景的啊!无论是在金融 财经 ,保险,购物交易很多领域都可以应用到区块链技术。而且由于区块链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性,去中心化啊,非对称加密啊什么的是解决当前人们生产生活中信任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数字货币的未来前景可能不大,但区块链我觉得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前瞻认为,中国区块链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2021-2026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达73%,2026年的市场规模将达163.68亿美元,且在未来20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级别。
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发展迅速
2017-2020年,大型IT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区块链,初创企业进入井喷模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IDC的数据,中国区块链行业经历了从2017年的0.85亿美元级别市场规模,到2020年的5.61亿美元级别产业规模的改变。
在企业数量方面,2020H1我国提供区块链专业技术支持、产品、解决方案等服务,且有投入或产出的新增区块链企业数量达303家,同比增长274.07%。
中国区块链专利数在全球范围占比大,产业聚集效应初显
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在区块链行业竞争优势较为明显。从专利数量上看,根据全球权威知识产权第三方机构IPRdaily联合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发布《2020上半年全球企业区块链发明专利排行榜》的数据,TOP 100名企业主要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占比46%,其次为美国占比25%。
区块链产业园区作为区块链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各地方政府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从产业园的位置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杭州、广州、重庆、青岛、长沙等城市区块链产业园区数量较多,形成以北京、山东为主的环渤海聚集效应,以浙江、上海、江苏为主的长江三角洲聚集效应,以广东为主的珠江三角洲聚集效应和以重庆、湖南为主的湘黔渝聚集效应。未来,中国区块链行业有望依托聚集效应加速发展。
区块链金融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我国区块链产业应用主要分布在金融,供应链,溯源和硬件,占比近65%。根据《区块链蓝皮书:中国区块链发展报告(2019)》的披露,全国区块链企业近28000家。其中投入生产环节的区块链企业约1000家,占比仅3.6%,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东部发达地区。
未来区块链行业市场容量有望达万亿级别
区块链技术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区块链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包括区块链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 社会 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
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区块链技术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研究员整理分析认为,中国区块链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2021-2026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达73%,2026年的市场规模将达163.68亿美元,且在未来20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级别。
——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目前国家也是大力支持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希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去,所以现在一些大型的公司,如腾讯、阿里、网易、网络都参与进来,目前尚处于发展期,未来可以期待
区块链经济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就是各种虚拟币、区块链的本质是解决信息的真实与保密及不可篡改问题、(每个参与的人都是信息的记录者、每个人又只是整个信息链的一环)它较有效地解决了私密及诚信的问题、因此它运用的场景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但不应该成为骗子的天堂)
7. 区块链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许多行业按下“暂停键”,但科技是抗击灾难最有效的手段,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与金融、物流、供应链、政务、公益、城市管理等应用领域的结合。同时,由于技术发展不够完善,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区块链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而还需探索更深层次的场景应用。
从调研数据来看,后疫情时期产业区块链主要应用方向包括:溯源.金融(含保险)监管、协同共享。存证、数字化、征信、数字资产交易等。
在后疫情时期产业区块链的主要应用方向中,溯源,金融(含保险)监管均有70%以上的企业选择,另外协同共享,存证。数字化也均有超过60%的企业选择,相较而言征信与数字资产交易选择率较低其中数字资产交易选择率低于50%仅为48%。
规避风险,推进产业区块链健康发展
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领域,区块链受到广泛关注。产业区块链的应用正在加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早先技术上都是以开源系统为代表,多是面向消费者的开源项目,而现在已经增加了很多面向产业、企业特点的项目;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如互联网巨头、高科技企业等开始进入这一领域,说明产业区块链时代已经来临。
其二,区块链的出现降低了信任门槛和变现成本,让之前无法实现的一些金融和贸易场景得以实现,这样就可以衍生出一些新的金融形态,给金融创新提供了更大空间。
虽然产业区块链应用正在提速,不过从目前情况看仍处于一个初期发展阶段。这主要表现在,单靠区块链技术还无法全面解决实体间的信任问题和信息孤岛问题,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也给当前的法律和监管提出了新问题。
区块链因其去中心化、难篡改的特性,成为一个由技术驱动且深刻影响经济、金融、社会、组织形态及治理的综合课题。另外,区块链技术在系统稳定性、应用安全性、业务模式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对上链数据的隐私保护、存储能力等提出了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区块链产业已经涉及IT、通信、安全、密码学等诸多技术领域,需要的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这对人才培养、学校教育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应冷静对待区块链所带来的短期影响,避免高估。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法规和监管,规避区块链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问题,这样才能有利于推进产业区块链的健康发展。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8. 印度用区块链打造智慧城市
近日,印度启动了智能城市项目,作为莫迪总理的首要计划之一,将为其科技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区块链就是其中之一。尽管自2015年6月25日发布至今,其大型项目未能达到,目前为止只有1.8%的资金落实使用,但其区块链作底层技术的城市构建思路依然充满潜力,EtherFlyer将带您揭开区块链智慧城市的面纱。
为了创造更宜居城市,智慧城市计划将在100个城市中开展。该其目标是在这些城市中运用创新的数字技术,并与“数字印度”的愿景相结合,实现公民的数字化授权。该项目将把“数字”整合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基础设施,医疗保健,教育,清洁,卫生,废物管理等各类服务。
5月17日,印度住房和城市扶贫部发布了关于智能城市计划的最新情况,称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或正在实施、招标的超一千个项目。EtherFlyer了解到,这些项目的底层技术是区块链,其作用是保证智能城市的运转。区块链的出现将改变城市的基础,甚至是智慧城市的“大脑”,这个机制将适应性、问责制、透明性、准确性和运转效率等关键因素整合到整个城市中。
EtherFlyer先简要介绍一下,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在多个系统中存储信息,实现点对点(P2P)交换,并使用验证过程创建可信、安全的分布式存储,这种方式是民主的,基于共识的。这里的安全可信是指:区块链网络不需要任何中间实体进行任何类型的验证。
最重要的是,区块链(公共)使用工作证明(PoW,Proof of Work)或股权证明(PoS,Proof of Stake)来达成共识,一旦信息记录在区块中并上链(区块链),该数据就不能被删除和操纵。这带来了数据的透明,消除了任何形式的篡改和操纵。
从投票,安全,土地登记,物流,医疗保健,配电,银行,证书,出生,死亡,教育,住宅等几乎任何需要登记治理的领域,区块链完全解决了信任问题。虽然印度政府尚未开发智能城市中区块链的所有潜能,但已经在上述领域内建立了一系列基于区块链的概念验证(PoC,Proof of Concept)。 尤其是在新技术出现的前夕,EtherFlyer认为这概念验证非常重要,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印度的这一计划很有借鉴性,值得关注。所以EtherFlyer将这个项目的框架描绘出来,希望大家能对区块链“智慧城市”认识更具体,也带来更多启发。
澳洲格里菲斯大学的研究“使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智能城市安全”中展示了安全框架,提出了如何将区块链与智能设备集成在一起,为智能城市提供安全的通信平台。使用区块链安全框架的主要优势在于,这种机制可以抵御许多威胁。此外,它还提供了许多独特的功能,例如提高可靠性,更好的容错能力,更快更有效的操作和可扩展性。
EtherFlyer认为,结合区块链技术的设备将在智能城市中集成为一个通用平台,所有设备都能够在分布式环境中安全地运行。 “未来应设计一个系统级模型,以调查智能城市中使用的不同平台的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该论文也说明了这点。
在印度的现有体制下,一半的数据是硬盘拷贝,一半是跨部门和组织的系统集成,数据在任何中间环节可被轻易改动,控制或删除,用户必须依赖于对数据运营商,控制系统和处理器的“信任”。例如,对大量身份数据泄漏曾遭到大量投诉,但印度唯一身份识别机构(UIDAI)没有一次承认这个问题。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数据安全,而是关于组织中人员的“信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印度从爱沙尼亚的管理中得到了启发。爱沙尼亚已完成居民电子数据的构建,而印度的智能城市公民身份数据将运用公共区块链模型,这将一劳永逸地消除组织的“信任”问题。在爱沙尼亚,即使在获取数据节点后,公民也可获知谁查看了其个人信息,查看访问数据的组织列表,访问时的数据以及数据的用途。
区块链可以实现类似的系统,以确保印度投票系统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在以往每次选举时,关于操纵电子投票机(EVM),记录和数据的投诉都在增加。区块链将是消除机器“信任危机”的可靠方法,区块链不像机器那样可被随意操纵。印度智慧城市项目将应用到世界上最大的投票系统中,这将是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实例,不仅可以降低选举成本,还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透明度和效率。
除了银行业务,政府和私营医疗机构将推进电子健康记录(EHR),区块链可以改变目前药物、血液、器官、医疗许可证和医生记录等医疗数据的记录方式。EtherFlyer了解到,约70%的健康计划和卫生系统IT主管认为,区块链对医保的操作性有很大帮助。
与其他记录类似, 教育证书或记录,出生/死亡证明,土地记录,能源供给以及通讯的所有其他数据都可以上链。EtherFlyer在此说明一下,上链不是要把这些庞大的数据在区块链上运行,而是将区块链作为底层逻辑,保证数据不可篡改与记录透明。
区块链还可用于仓储、冷藏、运输等相关农业数据,以提高透明度,降低复杂性和成本。一旦在公共区块链上添加了与任何主题相关的数据,它就可以取代现有的“不可信”系统,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获取数据,具体情况取决于授予的权限。在农业方面的垂直应用,EtherFlyer在《区块链在农业供应链上的应用》中有详细的介绍。
NITI Aayog一直致力于印度链(当地的一个区块链项目)的概念构建,它被描述为“共享的,印度专属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但自去年以来没有提供进一步更新,而智能城市使命也没有按照计划的方式实施。执行力的缺乏(印度以行政效率低下而闻名),以及利益集团的阻碍,这两点都导致了区块链智能城市推进缓慢。但EtherFlyer认为,这个项目的框架还是非常有远见的,展现了区块链应用的巨大潜力,可以让智慧城市真正意义上变的“聪明”。EtherFlyer所理解的“聪明”不是科技发达或物质丰富,而是在底层逻辑上的公平、公开、透明、不可篡改,这与以飞的去中心化交易理念是一致的。个人通过区块链形成了真实的社会组群而非权利中心,这是未来的“智慧城市”。
9. 区块链在中国发展有前途吗
行业主要企业:中国平安(601318)、东港股份(002117)、信息发展(300469)、远光软件(002063)、博思软件(300525)、飞天诚信(300386)、四方精创(300468)、工商银行(601398)、顺丰控股(002352)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区块链市场规模、中国区块链招标数量、中国区块链企业数量
行业概况
1、定义
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
区块链并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一个新技术的组合。其中每项技术都各司其职,解决了不同难题,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区块链。区块作为区块链的基本结构单元,由区块头和包含了交易数据的区块主体两部分组成。
2、产业链剖析:下游行业涉及范围广
区块链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底层的技术及基础设施。底层技术包括核心基础组件、协议和算法。以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坊为代表,搭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算法、数字秘钥、数据存储、P2P网络协议、共识机制等网络环境、交易规则及矿工加入网络节点的奖励机制,代表性企业有小蚁、量子链、万象区块链等;基础设施则主要是矿机。
中游则是平台层,主要是面向开发者提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是在底层技术的基础上提供智能合约、信息安全、数据服务等产品化服务,提高开发者在平台层开发应用的便捷性和可拓展性。
下游则是垂直行业应用层。表现为核心应用组件,包括智能合约、可编程资产、激励机制、成员管理等。
行业发展历程:正处于区块链3.0时代
从全球区块链的发展历程来看,2008年,署名为“中本聪”的匿名人士发表论文《比特币:对等网络电子现金系统》,最初期望是推出一种可以自由流通的点对点电子现金,比特币的发行代表了区块链技术的开端;之后在2013年以太坊的推出,直接推动区块链进入到2.0时代;2017年底,稳定币的流行以及及MakerDAO上线,推动区块链进入3.0时代,到2019年6月,Facebook发布Libra白皮书,引起全球各界的关注与讨论,各国监管部门先后发声,显示出区块链技术在重塑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潜力。进入2021年后,基于NFT的标识技术兴起,率先在艺术领域展开应用。
行业政策背景:推动区块链全方位发展
2016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首次将区块链列入新技术范畴并作前沿布局,标志着我国开始推动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此后国家个地方接连出台区块链相关政策,为区块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019年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规范了我国区块链行业发展所发布的备案依据。出台《规定》旨在明确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和促进区块链技术及相关服务健康发展,规避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风险,为区块链信息服务的提供、使用、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本次“管理规定”的出台也意味着我国对于区块链信息服务的“监管时代”正式来临。
2019年10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央领导明确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这充分表明了区块链技术已上升到了国家高度。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做讲解的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10月12日在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2019CCF区块链技术大会上表示,国内区块链产业发展正迎来“春风”,中国区块链技术的研究热点将集中于联盟区块链的关键技术、区块链监管技术两个方面。
行业发展现状
1、2020年市场规模增速超90%
2016-2018年,大型IT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区块链,初创企业进入井喷模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IDC的数据,中国区块链行业经历了从2017年的0.85亿美元级别市场规模,到2020年的5.61亿美元级别产业规模的改变。
2、相关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在企业数量方面,2020H1我国提供区块链专业技术支持、产品、解决方案等服务,且有投入或产出的新增区块链企业数量达303家,全国同比增长274.07%。截至2020年末,我国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达到64062家,同比增长52.88%。
3、区块链金融是最大下游应用市场
根据《中国区块链发展白皮书(2020)》的披露,随着区块链应用落地加快推进,“区块链+”业务已经成为互联网骨干企业进军区块链行业的发展重点,在金融业务之外,积极部署互联网、溯源、供应链&物流、数字资产、政务及公共服务、知识产权、法律、医疗等多领域的应用。其中,金融是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中探索最多的领域,在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支付清算、资金管理等细分领域都有具体的项目落地。
4、区块链招标数量逐年增多
从年份来看,2016-2020年,政府在区块链相关项目上的招标数一直呈指数型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政府对于区块链的需求和重视程度都有所增加。
行业竞争状况
1、区域竞争:北京广东区块链技术研发相关企业分布最多
在公司分布方面,截至2021年上半年,企业分布阶梯化明显。其中北京、广东分别以348家和341家区块链开发相关企业位居第一梯队,江苏、上海、浙江企业数量分别达164、127、81家。
区块链产业园区作为区块链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各地方政府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从产业园的位置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杭州、广州、重庆、青岛、长沙等城市区块链产业园区数量较多,形成以北京、山东为主的环渤海聚集效应,以浙江、上海、江苏为主的长江三角洲聚集效应,以广东为主的珠江三角洲聚集效应和以重庆、湖南为主的湘黔渝聚集效应。结合产业园的定位发展,均是以为企业服务为前提,打造区块链创新平台和产业高地,这样的定位也为企业的聚集效应提供了基础。
2、企业竞争:阿里巴巴区块链实力最强
2021年3月,在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数字经济发展研究小组和中国区块链企业百强榜组委会指导下,链塔智库从数千个项目、企业名单中进行筛选、评估,最终发布2020中国区块链企业百强榜。
在2020年疫情爆发的大背景下,2020年区块链百强榜对企业考察的维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以突出2020年度优秀区块链企业的表现。其中分为五大主要维度,分别是商业经营权重占比25%,技术研发权重占比20%,产品应用权重占比30%,团队组成权重占比15%和市场推广占比10%。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目前仍旧处于导入期
目前,我国区块链行业正处在导入期,行业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大型行业企业积极应用区块链技术来改进其自身的业务,但仍以尝试为主,主要的应用场景也都为行业中的非核心业务。如中国平安、中国银联、蚂蚁金服等企业在区块链应用探索中仅限于非核心业务;二是以区块链技术服务为主的企业的业务发展大多处在起步阶段,产品技术体系和商业模式还不够成熟,需求方对区块链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区块链在司法存证、政务管理、民生服务、食品溯源、供应链管理等场景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应用案例,但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2、预计2026年市场容量超160亿美元
区块链技术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区块链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包括区块链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区块链技术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研究员整理分析认为,中国区块链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2021-2026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达73%,2026年的市场规模将达163.68亿美元,且在未来20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级别。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0. 区块链正式进入3.0时代,房地产、供应链等将成应用重点领域
随着区块链的不断发展,区块链的应用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伴随可扩展性和效率的提高,区块链应用范围将超越金融范畴,拓展到物流、地产和物联网等领域,成为未来 社会 的一种最底层的协议,这也就意味着区块链将进入3.0时代。
区块链1.0时代是以BTC(去中心化概念)为代表,更多的是起到一种分布式记账的作用如BTC、Ripple、BCH、莱特币、狗狗币等。更多的是充当数字货币记账用的。当然第一个阶段发展的也并不完美,比特币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扩容,闪电支付,硬分叉等。
随着进一步完成,区块链来到了2.0时代,以ETH(智能合约)代表,进入合约阶段。
ETH为代表的区块链2.0是一大进步,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通道拥堵,交易速度慢,分叉风险,高额手续费等等。举例来说,风靡一时的加密猫( CryptoKitties)在以太坊平台上线后,最高时占据了约25%的以太坊网络,造成了整个以太坊网络的拥堵,严重地影响了其他以太坊用户的体验。目前的发展就是处于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的过度过程。
在告别了1.0和2.0时代之后,得益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区块链变得更加实用。这也意味着区块链将彻底脱离去初创时期的金融属性,凭借其去中心化等特性,进入到各行各业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去。
这也意味着区块链正式开启其3.0时代——全面应用的时代。而3.0时代的区块链产业结构,也更加复杂,今天就为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3.0时代区块链产业分为基础层、服务层、应用层三个层次。
(1)、基础层
对应的产业链上中下游包括:上游底层技术及基础设施(核心技术、设备、底层平台部署方式),中游服务层主要是面向开发者提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下游应用层包括金融、供应链管理、智能制造、政府企业、服务、 社会 应用等。
硬件、技术及基础设施厂商主要提供区块链应用所必备的芯片、矿机、矿池、硬盘、路由器等基础设施。
底层平台部署方式可以分为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
底层技术包括核心基础组件、协议和算法。基于底层核心技术组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不同功能,包括智能合约、可编程资产、激励机制、成员管理等。
基础层提供底层区块链或分布式账本技术框架,主要包括以太坊、Hyperledger Fabric、R3 Corda、FISCO BCOS等。
(2)、服务层
服务层是指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平台,国内主要的BaaS平台有蚂蚁区块链BaaS平台、腾讯云TBaaS、平安壹账链BaaS平台等。
主要是面向开发者提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是在底层技术的基础上提供智能合约、信息安全、数据服务等产品化服务,提高开发者在平台层开发应用的便捷性和可拓展性。
应用及服务厂商负责区块链通用技术及技术扩展平台研发、数字货币教育与存储平台搭建等工作,为行业应用层提供技术支持。
(3)、应用层
应用层表现为核心应用组件,包括智能合约、可编程资产、激励机制、成员管理等。
是指区块链的终端使用者或服务供应商,现在区块链的主要应用场景有跨境支付、防伪溯源、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电子票据、ABS等。
服务对象分为两大类:B端(起步阶段):区块链+(金融、供应链管理、版权保护、教育);C端(率先落地):区块链+(共享经济、泛 娱乐 )。
下游区块链应用领域为区块链技术与现有行业的结合运作,现在,多个行业已经开启了区块链3.0的应用时代。
(1)、区块链+供应链
区块链+供应链实现商品信息全流程追溯。传统供应链的溯源防伪系统存在信息不透明、数据容易篡改、安全性差和相对封闭等弊端,而利用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可将商品的原材料采买过程,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信息进行整合和追溯,真正实现跨越品牌商、渠道商、零售商、消费者,精细到一物一码的全流程正品追溯,显著提升用户信任体验。
(2)、区块链+物联网
搭建万物互联时代的信息交流网络。随着物联网中设备数量的增长,区块链的分布式特性为物联网自我治理提供了途径,可以帮助物联网中的设备理解彼此,并了解不同设备间的关联,从而实现对物联网的分布式控制。
(3)、区块链+医疗
保障医疗数据安全共享。运用区块链技术对医疗数据进行数学加密,可有效防止医疗数据被恶意修改等风险。应用区块链技术开发的医疗数据共享和交换系统,将加密后的医疗数据上传,可以实现数据在患者、各医疗机构之间快速、高效、安全地进行共享和流通,有效简化了医疗数据的调用流程,为精确诊断病情提供数据保障。
(4)、区块链+房地产
区块链在房地产行业的潜在应用场景非常多,常见的如房产交易。买卖产权的过程中的痛点在于:交易过程中和交易后缺乏透明,大量的文书工作,潜在的欺诈行为,公共记录中的错误等等,而这些还仅仅只是一部分。区块链提供了一个途径去实现无纸化和快速交易的需求。此外,房地地产区块链应用可以帮助记录、追溯和转移地契、房契、留置权等等,还给金融公司、产权公司和抵押公司提供了一个平台。区块链技术致力于安全保存文件,同时增强透明性,降低成本。此外,区块链还应用建筑工程领域,在当前大火的城市更新也有很多企业在应用这一技术。例如深圳的兰房链就基于区块链提出了区块链+城市更新/建筑工程/房地产开发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全面服务于房地产行业诸多领域,目前其官网、移动应用均已上线。
此外,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股票交易、银行业等已经有了很多的应用,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作为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官方早已提出要加快推动 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积极推进 区块链和经济 社会 融合发展 。
而要实现上述两个发展,其关键在于以下两点:
1、区块链技术核心技术突破。
区块链技术是目前我国和欧美差距最小的技术,官方特别强调在这个新兴领域我国要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要推动协同攻关,加快推进核心技术突破,为区块链应用发展提供安全可控的技术支撑。
目前区块链技术大多数依然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很多业务场景单纯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人能在全球范围内解决三元悖论等核心技术困境,因此我们必须回归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通过长期潜心研究,才能取得重大突破。
事实上,官方对区块链技术理论技术和后续的应用发展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做好区块链基础理论研究,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真正把技术研发的担子挑起来,是当前区块链发展的关键。
2、提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不同于以往的信息技术,区块链技术具有很强的扩张性,或者叫侵略性,它的规则或者话语权决定了它的影响范围,因为每一个上链开展业务的个体或机构必须服从区块链所定的规则,无论中外均是如此。举个例子,大家使用windows系统时必须要服从windows的规则,但是windows只是为用户规定了信息交互的规则,这对我们来说是可以接受的,而区块链则规定了产业治理规则,区块链的治理规则凭借其分布式特征,其影响力可迅速超越国界和地域限制。
为了实现上述两点,我们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培育一批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区块链作为架构性创新技术,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巨大,要求从事者掌握涉及密码学、信息科学、基础数学等多种专业技术知识。发展区块链,必须加强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人才队伍建设,从基础研究、应用研发、产业融合等方面前瞻和系统性地建立人才培育体系。
区块链技术是未来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行各业,它都有着丰富的优势。尽管已经进入3.0时代,但区块链在各行各业的垂直落地应用,才刚刚开始。
对于区块链的未来,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