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大佬对区块链的态度1.小国对区块链技术的态度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一路绿灯。“区块链”是08年由中本聪首先提出的,这是一项结合了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
各大佬对区块链的态度
1. 小国对区块链技术的态度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一路绿灯。
“区块链”是08年由中本聪首先提出的,这是一项结合了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具有“去中心化”、“数据难以篡改”、“信息安全性高”等特点。经过10年的发展,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发展到3.0时代,影响的领域和人群越来越多,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忽略这项新技术。
一般大国会鼓励A类应用,而对B类应用采取谨慎对待甚至是禁止的态度。以中美俄为代表。美国作为全球科技创新最发达的国家,一直对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持积极地态度。2017年2月美国亚利桑那州通过区块链签名和智能合约合法性法案。同月,美国国会宣布成立国会区块链决策委员会,美国医疗保健部门ONC举办医疗保健黑客应用开发马拉松,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医疗保健领域当中。国会行政部门也承认了区块链的潜力,呼吁发展区块链技术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但同时,对于加密货币的交易,美国制定了较为严格的政策,很多区块链项目的白名单申请和投资者认证中都明确表示不接受美国公民投资。
2. 薛蛮子在区块链投资上是怎么看的
薛蛮子“怼”徐小平:区块链投资上,我没他那么亢奋。
几分钱的山寨小币千万别去碰,不懂行的项目只看几个热闹字眼忽悠眼球的千万不要踫,没有靠谱创业经历靠谱创业团队的千万不要碰,没有靠谱投资人背书的尽量不要踫。现在项目已经太多太滥了,大家不是真正用区块链技术改变行业,做行业价值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冲着暴富的心理来的,这让我老夫十分担心!
如果这个行业有这样大的全军覆没的可能性,为什么还要死乞白赖地要投资区块链产业呢?尽管有巨大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这个区块链产业代表了未来,我们作为投资人,使命就是用自己的血本来博出一个行业的大发展,顺便享受投资收益。
第一代互联网革命了人与人的社交功能与搜索,第二代的区块链技术将彻底颠覆人类交易的方式。去中心化分布式的区块链技术将彻底改变现有货币交易的模式,它对人类未来的贡献一定会大大超过当年的互联网。可以说区块链产业的前途非常光明,但是道路会极为曲折,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重要的事说三遍:市场有风险,投资千万要谨慎!做区块链的投资,要有情怀,而且坚持价值投资,要懂行,会识别团队,否则,就别把辛苦攒的钱给赔进去了。
最后,大热必死,风口年年有,大部分都是炮灰,大家都别得意忘形,大部分项目会挂掉,我们期待国家监管部门通过沙盒、牌照、立法、交易所引导等举措,帮助中小投资者过滤掉垃圾项目,以稳定行情,从金融市场层面,帮助区块链技术的良性发展。这就是区块链投资之我见。
3. 区块链币圈众生相 低调的暴富者与焦虑的小白
区块链币圈众生相 低调的暴富者与焦虑的小白
自从比特币大涨,区块链也站在了众人观摩的前台。笔者在逛了数十个社群后发现,一切有关书写区块链技术的内容实际上只是小众人群在阅读,人们对区块链如何实现数字货币去中心化的原理并不感冒,就连基本的区块链是什么有时候也知之甚少,但这并不能阻止大众对区块链以及各种数字货币的狂热痴迷。
也许正因为不懂,才充满好奇,才更容易被各种骗子骗去做待割韭菜。区块链的潮水奔腾汹涌而来,岸边岸上的众生们真可谓千奇百态。
第一种,区块链小白群体。
特征:生怕搭不上暴富的快车,心里各种焦虑紧张却又倍感无从下手。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挖矿赚币,也不知道如何去市场购买和交易,甚至都不知道市场在哪里。他们对区块链以及各种币的了解竟然来自于羡慕嫉妒恨,因为身边人因为买币而一夜暴富。小白群体似乎每时每刻都在渴望交易,却又不太敢下手,持现金观望让他们越来越焦虑紧张,怕错过又有点怕亏输不起。
第二种,区块链项目推广人群。
特征:疯狂加群拉人并甩项目链接。笔者在各类社群中发现,这类链接大多以发放数字货币或送矿机为条件拉人注册,这类人在社交群内见群就进,见人就拉,一切有人的地方都有他们“辛苦忙碌”的身影。更有甚者,自己建群,拉进去足够多的人以后竟然全员实施禁言,之后就是群主或管理员疯狂甩链接,链接内容基本都是一个套路,项目介绍加注册地址,并以注册赠送矿机或币为诱饵。这种丝毫不顾及群内成员个人感受的行为也着实让人匪夷所思。这类人群对区块链及币圈略有所知,但技术上其实并不太了解。其中部分人自己也持有推广的项目币,且对自己能早期入局而略感心安,坚信以后会升值大赚特赚。
第三种,早期有过进入币圈经历的普通程序员人群。
特征:有挖币故事或经历,心态上大部分人属于拍着大腿后悔的人群。由于早年挖币有一定技术门槛,所以这部分人群因为技术身份,很早就接触了挖币,他们也是持有比特币的早期用户。那个时候,他们挖币就是挖币,内心很单纯,有的人带着朋友一起挖,甚至帮助朋友挖(朋友不懂技术,所以基本上是他们替朋友挖)。这类人群挖币时并未想到有可能在未来某一天会让自己暴富甚至从此走向财富自由,所以,很多人在比特币价格到达200到600的时候,就已经选择变现。
戏剧性的是那些不懂技术,程序员朋友替自己挖的人群,有的人因为不懂技术或没在意悲催的忘记了当初挖币的密钥,或者丢失了当初的系统文件,让自己的比特币永远冷冻了起来,找不到的已经悔恨的想死,而找到密钥或系统文件的人最后等来了高昂的回报。提早变现的程序员们与忘记密钥或弄丢系统文件的人们,在看到天价比特币后,一边拍着大腿后悔,一边又蠢蠢欲动,后悔并焦急着。
第四种,运作项目的CEO们
特征:亲见了比特币,以太坊大佬们赚的盆满钵满,再也无法按捺内心的激动,迅速投入滚滚洪流之中。他们有对未来的畅想,也有遭遇监管后的焦虑。但真正想在行业内做点事的CEO们实际上对监管比较欢迎,这类群体考虑更多的是行业生态的健康长远发展。
第五种,商业巨头们
特征:一部分商业巨头谨慎观望,一部分已经投入怀抱,还有一部分避开发币去尝试区块链技术中的智能合约的广泛应用。最近万达在区块链上的布局,媒体已经进行了大肆报道。
第六种,投资大佬们
特征:低调成了他们的代名词。他们很少大肆宣扬自己在比特币上赚了多少,但也很少提自己被套了多少。
作为嗅觉敏锐的投资大佬,任何新动向都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他们中很多人既用旁观者的眼光冷静观察,又默默关注着真正有潜力的种子公司。这一群体在各种场合下显得十分低调。
第七种,各方媒体们
特征:努力恶补区块链基础知识,追踪币圈各种料。这一群体可简单分为两个阵营,一部分致力于纯粹的资讯报道以及深度行业分析,他们用第三者的眼光去看行业内出现的各种现象并作出解读。另外一个阵营则选择了为新事物站台背书,当然他们往往也带着批判和怀疑的思维去发现区块链真正的合理应用。
滚滚潮水袭来,众生千奇百态。区块链币圈到底该怎么去认识呢?如何去避开币圈的骗子们呢?区块链泡泡头条号以及微信公众号下一篇将以举栗子的形式给大家呈现当下的骗术及套路。
最后还是那句话,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本人仅代表区块链泡泡观点,不能作为各位投资指导。
4. 大佬眼中的区块链是哪一块
深圳的IT领袖峰会已经走到了第10个年头,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汇集深圳的年度节目,深圳及其明星企业腾讯都在竭力招待那些远道而来的大佬们。
美国斯坦福大学讲座教授张首晟:
区块链的产生能够产生一个数据市场,我心中理想的未来世界是每人拥有自己的数据,这是完全一种去中心化的储存,这样的话黑客也不可能去黑每个人的个人数据,然后用一些加密的算法,在区块链上面真正实现又保护个人的隐私,又能够做出非常良好的计算。
人工智能需要数据,但数据往往被中心化平台垄断,因而阻碍了创新,加密经济学创造了一个对数据提供者有正确激励机制的数据市场,人工智能能够依赖这个数据市场起飞。在一个公平的数据市场中,数据的价值是通过互熵来衡量。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些少数派会遭受歧视,然而在加密数据市场中,他们提供的数据会最受重视,加密经济学能够抵消当前社会经济学中的各种偏见。
清科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倪正东:
区块链是一个技术的方向,区块链从技术上来说到底能够有多大的价值,还是一个问号,可能有巨大的价值,但是今天来说应用还没有落地。我们不否认区块链带来的价值,技术类方面我觉得是非常有价值的,有前景的,但到底多大的前景没有人能知道。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绝对要接受监管,绝对不是一个自由的世界。政治导向还是要正确的,在区块链领域要坚持党的领导,也要接受监管。数字货币不能是无政府主义,需要政府正确的引导和监督监管。
现在我们都关注实体经济,不管创业还是投资,我觉得区块链本身要创造价值,如果说一个公司发一个币,不知道做什么,突然值几百亿美元,这跟价值创造是完全脱节的。
关于古典投资人的称呼,那只是一个玩笑,或者是为了抢占一个眼球创造一些概念,我相信2018年,99%的项目或者95%的项目还是古典VC做的。
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阎焱:
区块链是很火,但其实机构投资人参与得非常少,目前很多都是个体行为,ICO在中国大概95%以上都是圈钱的,真正比较大的一线机构投资人其实参与得非常少。这些人说实话能成为一线机构投资人,他不是忽悠来的,人家知道的比你多,见的比你多,读的书比你多,怎么会那么傻,这种人赚钱都是赚智商比你低的人的钱。
数字中国联合会主席吴鹰:
非常关注区块链,已经在此做了一定投资布局,并且投资的三四家公司中已经有13项专利,此前投资的上市公司当中已经2家在做区块链方面的事情。但区块链距离爆发还需要一段时间,整体来看区块链对经济形成直接影响还需要三年左右时间,但某些方面可能会比美国更快。关注艺术品的版权保护方面应用,未来会成立一个专门投资区块链的天使基金。
谈大数据:数据互通的阻碍在于制度而非技术
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
数据是数字经济物质的基础,数据既不可以被分享,也不能被开放,但数据的价值可以被分享。Uber、滴滴是人类行为的一次巨大变化,他们到底改变了人的什么东西?其实Uber、滴滴不是在分享车,过去早上从家里出来是跟父母说一声到哪里去,但是有了Uber和滴滴以后,实际上你今天去哪里的这件事情是可以跟一家公司分享的,这是真正改变的东西。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公司董事长郭为:
从政府角度来看,对数据的价值高度认可,但是在执行过程当中其实难度非常大。数据本身存在着天然的分割,不同人对于数据认知有所不同。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利益分割,由于掌握了数据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一部分人是不愿意释放出来的。如果释放出来,则意味着丧失了特权,这是今天在数据打通过程中最困难的地方。
从当今技术的角度来讲,以我们掌握的技术能力实现数据打通一点问题都没有,不管是传统的技术,还是最新开发的技术。但是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制度上的障碍。
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
数据的开放是双刃剑,社会数据不应该对所有人开放,因为数据对95%以上的人是无用的,另外还有不到1%的人,数据给到他是对社会有害的。
5. 区块链的世界里没有巨头
文/孟永辉
不同的人对于区块链总是有不同的认知与看法,这决定了他们对于区块链的实践。
有人将区块链与数字货币深度绑定,于是,他们走向了发币或者ICO的道路。
有人将区块链与数字货币分隔开来,于是,他们走向了落地或者应用的道路。
从长远发展来看,真正将数字货币看成是区块链的一个应用场景,而非全部,才是真正把握区块链发展的正确之道。
现如今,区块链的发展恰恰为我们印证了这一点。
我们看到,但凡是真正发展得好的,走得稳健的玩家,无一不是将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摆在首位的玩家;但凡是真正用区块链的思维来进行实践的玩家,无一不是真正生命力极强的玩家。
一句话,区块链的美好蓝图需要落地与应用作为支撑,一味地把区块链当成是圈钱的工具,到头来只能是自讨苦吃。
话虽这么说,但是,如今的区块链市场却一直游走在生存还是爆富的边缘地带。
一方面,真正将区块链看成是技术,的确是对区块链有了一个全面且完整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仅仅只能代表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而无法给玩家们带来可观的收益,最终让很多的区块链从业者感觉到前途渺茫。
另一方面,通过区块链与数字货币深度绑定,假借区块链的名头来进行所谓的发币或者ICO,却可以赚得盆满钵满,衣食无忧。
虽然这种方式业已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依然无法否认这种游离于正确道路之外的行为的确可以让很多人实现爆富的梦想。
区块链市场的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发展状态,说到底,依然是由于区块链的发展不成熟和不完备所造成的。
为什么发币或者ICO可以在短时间内可以为投机者们攫取到巨额的经济利益?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发币或者ICO其实是区块链技术最为成熟且完备的应用。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看到人们对于发币或者ICO的“孜孜不倦”。
假如区块链在其他场景的落地和应用与发币或者ICO一样成熟,那么,我们可以大胆地想象,在其他的场景当中,我们同样可以获得同样可观的回报。
这其实与早期的互联网有些相似。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真正赚钱的并不是用互联网技术去改变行业痛点和难题的玩家,而是那些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业已成熟的场景之中的玩家。
即使是现在互联网行业当中呼风唤雨的BAT,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早期,依然是生活得比较艰难的。
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听到或者看到以马云、马化腾为代表的互联网大佬早期创业时的辛酸经历。
那么,为什么后来这些并不被看好的项目却突然好了起来,并且真正成为了引领互联网行业发展方向的互联网巨头呢?
这其中较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完备。经历了PC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迭代升级之后,互联网技术已然相当成熟,它可以应用到传统场景之外的更多场景里,并且承担起引领行业发展的重任。
对标到区块链身上,我们依然要用同样的逻辑来看待。
以技术为主导的区块链发展模式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本身并未成熟,甚至很多的技术还没有超脱于传统的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本身缺少突破与创新,最终让所有的落地和应用变成了一种美妙的想象。即使是那些致力于以技术来主导区块链行业发展的玩家,面对技术的短板,不得不望洋兴叹。
打破当下区块链行业发展瓶颈的关键在于,要突破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瓶颈,不断用区块链技术的突破来打破对于发币或者ICO的依赖,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创新来将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然而,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依然是需要很多投入的。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的区块链项目会花费巨额工资来招聘区块链技术的研发人员,这就是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创新需要大量投入的一个缩影。
这其实又陷入了另外一个悖论当中。即,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需要技术创新和迭代升级,而技术创新和迭代升级又需要投入很多的资金,对于一般的创业者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这是当前很多区块链项目之所以无法获得突破的根本原因所在。
对于传统的互联网巨头来讲,他们并不存在资金方面的原因,所以,他们在区块链技术的研发上,其实是一直都处于领先的。
我们看到无论是从区块链技术专利的申请量上,还是从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场景上,传统的互联网巨头其实都是走在前列的。
于是,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未来的区块链时代,依然是传统互联网巨头的天下。
然而,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之所以会有如此判断,我们依然可以从互联网的发展史上寻找到某些脉络。
因为早期互联网的头部玩家,同样在进行互联网技术的相关布局,但是,他们依然没有逃脱掉被超越的命运。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并不是将研发出来的新技术应用到新的场景和新的领域里,而是将研发出来的新技术当成是优化自身的手段,最终让这些新技术的功能和作用无法得到完美发挥,最终被阉割了。
所以,早期的头部的互联网玩家才会被后来的BAT所超越。
再看区块链,其实,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发展脉络。
虽然现在的互联网巨头对于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创新有着很大的投入,并且在技术方面的确有了很大的领先,但是,他们在应用区块链技术的过程中依然在用区块链技术来维持自身以往的领先优势,而不是建构一个全新的体系。
当区块链技术仅仅只是在传统体系之下运行,而没有跳出原有体系的时候,它的功能和作用其实是无法充分发挥的。
从另外一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出,仅仅只是在原有体系之下的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最终会沦为原有体系的附庸,而只有真正跳出原有的体系,真正打碎原有的体系,才能将区块链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到最大。
因此,区块链的未来并不在巨头手中。
当技术成为区块链行业的引擎,我们看到的是冰火两重天的发展状态。
这是不 健康 的,也是不长久的。
一旦区块链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区块链行业这种两极分化的状态必然会被终结。
如今,区块链技术其实是被互联网巨头们所引领的,然而,这种发展状态并不能够真正让区块链功能和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因为区块链的最大功能和作用旨在建构一个全新的运行体系,而不是对原有体系的缝缝补补,只有那些敢于打破原有体系,只有那些敢于建构新型体系的玩家,才是区块链未来的主导者。
他们不再是一个又一个类似于互联网巨头的中心,而是变成一个又一个的链条上的“点”。
在“点对点”的世界里,巨头的概念早已不复存在。
总之,区块链的世界里没有巨头。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 财经 科技 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6. 马云如何回应区块链技术
马云是英语专业出身,对于技术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不过,马云一直很重视技术,比如阿里巴巴首期投资1000亿成立了达摩院,主要就做底层技术研发。
对于2018年十分火爆的区块链技术马云也多次表态。在今天举办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马云又谈到了比特币和区块链。
互联网大佬中,不只是马云不看好比特币,马化腾也曾说过跟马云类似的观点,他甚至认为数字货币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区块链技术是好的,但是怎么用好这是另一个方面。如果做数字货币ICO,我觉得还是有很多的风险的,不是技术不成熟,如果大家都可以用区块链技术随便发行数字币,那会引发很多监管的问题。现在数字货币虽然很热,但是我们并没有参与其中,我们不考虑发币,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风险的事情。”
李彦宏没有反对过比特币,不过他也很认同区块链技术的价值:
“区块链技术非常具有革命性,但现在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传统互联网中,虚拟的东西是make a ,它是没有新增加成本的,但是区块链到来之后,可以真正使虚拟物品变得唯一,这样的互联网跟以前的互联网会是非常不一样的。”
显而易见,BAT大佬都重视区块链技术,但对于比特币却不怎么感兴趣。在我看来,现在数字货币炒作确实有点“击鼓传花”的感觉,数字货币在炒作者眼里有价值甚至价值很高,但在不持有比特币的人眼里可能一文不值。
“罗超频道”建议读者如果只是持有一点玩玩是可以的,但拿出巨额资金炒作就跟赌博没什么两样了。
BAT目前都在区块链上布局,却都不参与发币、ICO、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2015年网络金融成立了区块链技术团队,2016年投资了美国区块链技术公司Circle,去年网络区块链技术开始大面积落地,网络金融成为主要的应用者。
阿里系重点做区块链的是蚂蚁金服,阿里首席战略官曾鸣曾透露蚂蚁从2015年开始布局区块链。跟网络集中应用区块链到金融的思路不同,它追求应用的广度,让外界意外的是,蚂蚁最先应用的区块链场景不是金融,而是各种生活场景。
早在2015年,腾讯就已成立区块链团队,不过是研发先行,做技术探索,通过联盟链技术,将区块链落地到微黄金、供应链金融、电子存证、公益寻人等项目中,基本都与金融有关,外界同样知之甚少。腾讯还搭建了一个区块链的基础架构平台,叫区块链即服务(BAAS平台),供区块链开发者使用。在AI诸多技术上腾讯都是“后发而至”,可能会先做技术布局,但应用落地却会相对谨慎。
7. 他说:比特币是泡沫
区块链行业伴随着币圈的发展,也慢慢地遍地开花,虽然这花有五彩,事有好坏。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伴随着周遭五花八门的评价,有认可,有贬低,有人称其将改变世界金融体系,有人称其十年后满地鸡毛。
但是我们该怎么评价这些新事物呢?显然DYOR (do your own research)是我们了解新事物的必须做的事情,但是光靠自己的了解,很多时候都会造成对事物了解过于肤浅,因为在做研究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被自己短视束缚,所以我们常要借助某些“成功人士”、“专家”的看法,做为参照,进而提升自己的了解深度。
因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币圈及区块链行业以外的那些大佬们对区块链及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看法是怎样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om) :“ 我对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它会改变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但是我怀疑比特币,我不认为比特币会取代货币。”
马云 : 区块链是进入数据时代的隐私和安全的解决方案
比特币是泡沫
巴菲特: 比特币是一种赌博,就像贝壳毫无投资价值
美团创始人王兴: 比特币这个事情非常有意思。我认为就把它当成一个刺激的 游戏 ,要当成改变金融格局的 游戏 。各个政府都在宣布不承认,封杀,第三方支付都不支持,有的人怀疑有美日支持。我认为中国政府是最应该大力支持的,这是削弱美元霸权的最好机会。
比尔盖茨: 我不看好比特币,我的总体想法是,如果你没有埃隆那么多的钱,你还是应该小心点
爱德华.斯诺登: 比特币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隐私
美图秀秀蔡文胜: 我的目标是拥有10000个比特币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 你送给我100个比特币我是不会要的
埃隆.马斯克: 我没喝多,也没情绪低落,心里只有狗狗币
见过如此多的国内外大佬讨论比特币及区块链。大部分圈外人对此看法是比特币可能是泡沫,但区块链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技术。当然这只是少部分相关的大佬的言论,并不代表区块链技术或者比特币的未来。
技术的发展在长期来说,个人的看法无足轻重,真正的未来永远不会因为某些领军人物而改变,我们自身的态度也无需因此而激动或者沉默。唯一要做的就是信仰自己内心,尊重自己的态度,只有如此,才能获得得偿所愿。
8. 华尔街大佬如何评价比特币
就在摩根大通CEO戴蒙(Jamie Dimon)对比特币“唱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比特币再创历史新高,不但收复上月失地,在今天升破5300美元。
就在一个月前,比特币从高位开始回调到谷底的时候,戴蒙在巴克莱纽约金融大会上再次抨击比特币“是一场骗局”。他断定比特币是一场泡沫,并预测这场泡沫最终会崩塌。比特币自从问世以来就一直充满争议。目前为止,还没有主流银行加入做市商行列,也没有大的交易所提供交易平台。不过,即使是反对比特币的人,对比特币以及其他的数字货币的技术基础,也就是区块链技术,持有非常肯定的态度。
9. 姚晓文如何看待目前火热的区块链和ICO,是否值得参与
他曾5000元的价格买下人生的第一个矿机,并挖出3个比特币赚到第一桶金;他曾因币值暴跌中途“下车”,5年“炒币”历程充满酸甜苦辣;他是币圈不折不扣的“老韭菜”。
3月18日傍晚,据记者回忆起接触各种虚拟货币以来的心路历程。在他看来,一些和区块链技术及虚拟货币没有丝毫联系的项目打着区块链概念,借助一些大佬名义虚假背书,搅乱币圈和链圈的生态。另外,目前市场上投资者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人盲目进入,“只有看清楚逻辑的人才有机会,如果什么都没有就盲目进入,你肯定是被割的韭菜。”
很多人用“炒大蒜”心态买币
“一开始我只是觉得这事很酷,很有范儿,用自己的算力产生数据真的是一件很炫的事儿。”2013年4月,当时比特币的价格还在700元~800元,只有少数的极客注意到这个新生事物,通过电脑程序挖掘比特币。
“当时我知道比特币是一种加密的货币,通过挖矿模式得到,但并不清楚其中的内在逻辑。”当时(2013年)比特币回本的速度很快,大概是两个月,“市场上有售价8000元的矿机。”
而在比特币之后,各种新的虚拟币种,如Litecoin、Namecoin等,当时极客们称为“山寨币”。不同于几年前就开始在币圈研究的“信仰者”们,直到2017年年中,感觉到这把“火”逐渐烧到普通投资者的身边。
2017年,ICO(首次代币发行)依托着“区块链”“智能合约”等概念大热了一把。但仅仅通过几人团队发布一个“白皮书”,甚至连白皮书都没有就可以启动融资活动,而这样的方式也让ICO的合法性一直存有争议。去年9月,央行等七部门对于ICO给出了明确定性,同时叫停了各类代币融资活动。
不过,ICO被禁之后,币圈又兴起了新的玩法——IFO。所谓IFO是指基于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币种而进行的分叉货币发行,成为一种新的虚拟币融资手段。
同时,通过拉人头、建群、注册得到币的项目也层出不穷。这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币圈”项目,仅是披上了ICO外衣的欺骗。
“很多人拿‘炒股票’、‘炒大蒜’、‘炒大豆’的心态买币。”作为一名“老韭菜”,据介绍,现在很多朋友也会拿项目白皮书给他看,但有些白皮书的质量俨然小学阶段PPT水平。
币圈投资者现两极分化
5年的“炒币”之路并不一帆风顺,曾因为亏损而半途“下过车”。他表示,很多人是因为赚快钱而进来,又因为币值的下跌而退出,币圈拿到钱的人是耐得住寂寞的。“一些大佬手上有闲钱,相比于普通投资者,他们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也更清楚链圈和币圈的发展趋势,因而他们判断币值的指标可能不是某一阶段的大跌或者大涨,即便币值在谷底的时候他们也‘拿得住’。”沈小峰说道。
2013年的自己进入币圈后也是个“投机者”,当时应用非常少,但随着底层技术区块链的发展,对于技术和底层逻辑的理解越来越深刻,5年之后的自己更把对虚拟货币的投入当成是一种长期投资。
“这些钱不是每个人都能赚到的,只有看清楚逻辑的人才有机会,如果什么都没有就盲目进入,你肯定是被割的韭菜。”沈小峰坦言,99%的人因为赚钱效应进来,但经常因为暴跌就“扛不住”。
除了一些持观望态度的投资者,目前在币圈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真正的信仰者研究底层技术和内在逻辑,长期持有一两个币种等待升值;而更多的人抱着一种凑热闹的心态加入很多群组,并总是担心币值的涨跌。”
提醒大家,真正的合格ICO项目不会承诺币值会涨多少,而是在风险强调上作出特别声明,只有一些披上光鲜外衣的传销币才一味强调币值升值。每个人都想赚钱,但希望赚到的钱是能看得懂的钱,通过深刻理解区块链含义之后再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