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军事应用,区块链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军事通信

zhousys 区块链知识 2023-10-12 08:17 653

摘要:区块链技术军事通信❶区块链技术有何军事应用价值区块链技术在军事领域存在多种可能的潜在应用:情报工作绩效激励。区块链在记录交易时具有匿名特性,可以用于情报工作激...

区块链技术军事通信

❶ 区块链技术有何军事应用价值

区块链技术在军事领域存在多种可能的潜在应用:
情报工作绩效激励。区块链在记录交易时具有匿名特性,可以用于情报工作激励金的隐蔽定向支付。众所周知,情报提供者或“线人”需要隐秘的身份和行踪,传统的转账、现金等支付方式极易被跟踪甚至锁定。但通过比特币作为支付中介,就可以巧妙地“断裂”支付通路,让情报资金流转难以追溯,从而有效保护安全。比特币交易平台在整个支付流程中扮演了“黑箱”的角色,其中“购入—交易—兑换”三个关键环节都可以匿名完成,实现了交易双方关键信息的隐藏。
武器装备全寿命管理。装备从立项论证、验证生产、交付服役到退役报废,需要对全寿命周期内的重要信息进行登记和管理,现行的记录方式通常为纸质或电子媒介备案,这种传统方式存在安全难以保障、转移交接困难、缺乏有效监管等缺陷。如果引入区块链技术,让上级主管部门、装备管理部门和装备使用方,甚至装备生产厂家都参与到装备战技状态的更新与维护环节中,形成一个分布的、受监督的档案登记网络,各方均保存一个完整的档案副本,就可以有效解决上述几个问题,提高档案的安全性、便利性和可信度。
军事智能物流。现代军事物流要真正实现智能化,离不开后勤部门、仓库、物资和物资需求方等参与者的智能化,这就构成了小型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其中的组网通信、数据保存和系统维护等难题。系统中的人和物动态、自主组网,构成一个去中心化的对等网络,无需中心服务器,分布式的结构提高了系统的生存能力;接入网络的节点之间可以直接或以中继方式进行通信,实现信息自由交互;物流链条中的重要数据信息,如用户需求、仓储货品、装载运输、配送中转等,统一保存在各区块中;区块链的维护须接受全网节点监督,个别节点的非法操作会遭到大多数节点拒绝和抵制,保证了系统的有序高效运转。(转自科技日报)
当然,区块链更多的还是应用于金融领域,例如币盈中国的数字货币众筹;中国邮政银行的资金托管等等。

❷ 如何理解区块链

当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风云涌动,你我稍微偷懒点,可能就out了。这不,新晋“爆款网红”——区块链来了。今年年初开始,区块链成为科技界最火热的知识点之一,在数字金融、互联网治理和大数据计算等领域表现得愈加夺目。

区块链技术在军事领域同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极有可能悄无声息地颠覆未来战争。

这可不是小乐在吹牛。“三军之事,莫重于密。”要知道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保密可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由于区块链系统拥有信息独立、保密和完整等诸多特性,能实现数据存储和数据加密的完美结合。遭受攻击后,它的恢复能力也极强,能够保护高度敏感数据,对赢得战争胜利有很大帮助。

根据小乐所搜集到的资料,目前已经有国家在计划建造区块链信息平台,并开始研究区块链在军用卫星、核武器等数个场景中的应用潜力;某国际组织目前正在评估区块链技术在军事物流、物联网等领域的表现。

如果说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是区块链1.0应用,那为网络交易数据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的“智能合约”则是区块链2.0。未来还将出现3.0——从DAO(区块链自洽组织)、DAC(区块链自洽公司)到区块链大社会。

“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相信区块链这个科技“新动能”会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一机在手,天下我有”,“贸易自治”,更广泛的共享,最优适配的生活模式……区块链技术将创造一个更加诚信、便捷、高效的大数据时代。

内容来源解放军报

❸ 一文看懂互联网区块链

一文看懂互联网区块链

一文看懂互联网区块链,要了解区块链,就不得不从互联网的诞生开始研究区块链的技术发展简史,从中发掘区块链产生的动因,并由此推断区块链的未来。下面让我们一文看懂互联网区块链。

一文看懂互联网区块链1

区块链的鼻祖就是麻将,最早的区块链是中国人发明的!区块链就跟麻将一样,只不过麻将的区块比较少而已,麻将只有136个区块,各地麻将规则不同可视作为比特币的硬分叉。

麻将作为最古老的区块链项目,四个矿工一组,最先挖出13位正确哈希值的获得记账权以及奖励,采用愿赌服输且不能作弊出老千的共识机制!

麻将去中心化,每个人都可以是庄,完全就是点对点。

矿池=棋牌室的老板抽佣。

不可篡改,因为说服其他三个人需要消耗太多算力和体力。

典型的价值互联网。我兜里的价值用不了八圈,就跑到他们兜里去了。

中国人基本上人手打得一手好麻将,区块链方面生产了全球70%~80%的矿机,并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算力,约占77%的算力

麻将其实是最早的的区块链项目:

1,四个矿工一组,先碰撞出13个数字正确哈希值的矿工可以获得记账权并得到奖励。

2,不可篡改。因为说服其他三个人需要消耗太多算力和体力。

3,典型的价值互联网。我兜里的价值数字货币www.gendan5.com/digitalcurrency/btc.html用不了八圈,就跑到他们兜里去了。

4、去中心化,每个人都可以是庄,完全就是点对点。

5、UTXO,未花费的交易支出。

还有另外一种赊账的区块链玩法,假设大家身上都没现金

细究一下,在大家达成共识时,我们看不到任何中介或者第三方出来评判丙赢了,大家给丙的奖励也不需要通过第三方转交给丙,都是直接点对点交易,这一过程就是去中心化,牌友们(矿工)各自记录了第一局的战绩,丙大胡自摸十三幺,乙杠了甲东风,记录完成后就生成了一个完整的区块,但要记住,这才只是第一局,在整个区块链上,这才仅仅是一个节点,开头说的8局打完,也就是8个节点(区块),8个区块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账本,这就是区块链。因为这个账本每人都有一个,所以就是分布式账本,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人篡改记录,打到最后,谁输谁赢一目了然。

4个男士(甲乙丙丁)凑在一块打麻将来钱,大家都没带现金,于是请一美女(中心化)用本子记账,记录每一局谁赢了多少钱、谁输了多少钱?最后结束时,大家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结总账,但是如果这位美女记账时记错了或者预先被4人中的某人买通了故意记错,就保证不了这个游戏结果的公正公平合理性,你说是不是?那怎么办呢?如果你“打麻将”能用“区块链”作为游戏规则改编为如下:

4个男士(甲乙丙丁)凑在一块打麻将来钱,大家都没带现金,乙说让她带来的美女记账,甲说这位美女我们都不认识,于是甲乙丙丁4人一致约定每个人每局牌都在自己的手机上(区块链节点)同时记账(去中心化),最后打完麻将,直接手机上以电子货币结账时,大家都对一下记账的的结果,本来应该是一样的记账结果。

假设本来结果是甲手机上记的账:乙欠甲10元。但乙手机上的记录却是不欠,可是其余2人(丙、丁)和甲的记账一样,那还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规则结算,另外大家心里对乙的诚信印象就差评了,下次打麻将就不会带乙一起玩了。

除非乙预先买通(丙、丁)2人让其故意作假,但乙买通他们2人的代价是10万元(赖账10元的1万倍),那常理上乙只能选择放弃,因为做假成本太高了。

假设即使乙在打牌的过程中,偷偷愿意以高价10万元预先买通丙、丁做这笔巨亏的傻猫交易,但区块链的规则是按时间戳记账的,原来是下午1点钟记账乙欠甲10元的,即丙和丁下午3点钟再改账时,时间是不可逆的,只能记下午3点钟,那就又不吻合游戏规则了。

实际上在2017年博主已经开发出了一套麻将币

中国最早的区块链项目:四个矿工一组,最先从 148 个随机数字中碰撞出 14 个数字正确哈希值的矿工,可以获得一次记账权激励,由于分布式记账需要得到其他几位矿工的共识,因此每次记账交易时间长约十几分钟。

一文看懂互联网区块链2

一、比特币诞生之前,5个对区块链未来有重大影响的互联网技术

1969年,互联网在美国诞生,此后互联网从美国的四所研究机构扩展到整个地球。在应用上从最早的军事和科研,扩展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互联网诞生后的近50年中,有5项技术对区块链的未来发展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1、1974诞生的TCP/IP协议:决定了区块链在互联网技术生态的位置

1974年,互联网发展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由美国科学家文顿瑟夫和罗伯特卡恩共同开发的互联网核心通信技术--TCP/IP协议正式出台。

这个协议实现了在不同计算机,甚至不同类型的网络间传送信息。所有连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只要遵照这个协议,都能够进行通讯和交互。

通俗的说,互联网的数据能穿过几万公里,到达需要的计算机用户手里,主要是互联网世界形成了统一的信息传播机制。也就是互联网设备传播信息时遵循了一个统一的法律-TCP/IP协议。

理解TCP/IP协议对掌握互联网和区块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1974年TCP/IP发明之后,整个互联网在底层的硬件设备之间,中间的网络协议和网络地址之间一直比较稳定,但在顶层应用层不断涌现层出不穷的创新应用,这包括新闻,电子商务,社交网络,QQ,微信,也包括区块链技术。

也就是说区块链在互联网的技术生态中,是互联网顶层-应用层的一种新技术,它的出现,运行和发展没有影响到互联网底层的基础设施和通讯协议,依然是按TCP/IP协议运转的众多软件技术之一。

2、1984年诞生的思科路由器技术:是区块链技术的模仿对象

1984年12月,思科公司在美国成立,创始人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对夫妇,计算机中心主任莱昂纳德·波萨克和商学院的计算机中心主任桑蒂·勒纳,他们设计了叫做“多协议路由器”的联网设备,放到互联网的通讯线路中,帮助数据准确快速从互联网的一端到达几千公里的另一端。

整个互联网硬件层中,有几千万台路由器工作繁忙工作,指挥互联网信息的传递,思科路由器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每台路由都保存完成的互联网设备地址表,一旦发生变化,会同步到其他几千万台路由器上(理论上),确保每台路由器都能计算最短最快的路径。

大家看到路由器的运转过程,会感到非常眼熟,那就是区块链后来的重要特征,理解路由器的意义在于,区块链的重要特征,在1984年的路由器上已经实现,对于路由器来说,即使有节点设备损坏或者被黑客攻击,也不会影响整个互联网信息的传送。

3、随万维网诞生的B/S(C/S)架构:区块链的对手和企图颠覆的对象

万维网简称为Web,分为Web客户端和服务器。所有更新的信息只在Web服务器上修改,其他几千,上万,甚至几千万的客户端计算机不保留信息,只有在访问服务器时才获得信息的数据,这种结构也常被成为互联网的B/S架构,也就是中心型架构。这个架构也是目前互联网最主要的架构,包括谷歌、Facebook、腾讯、阿里巴巴、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都采用了这个架构。

理解B/S架构,对与后续理解区块链技术将有重要的意义,B/S架构是数据只存放在中心服务器里,其他所有计算机从服务器中获取信息。区块链技术是几千万台计算机没有中心,所有数据会同步到全部的计算机里,这就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

4、对等网络(P2P):区块链的父亲和技术基础

对等网络P2P是与C/S(B/S)对应的另一种互联网的基础架构,它的特征是彼此连接的多台计算机之间都处于对等的地位,无主从之分,一台计算机既可作为服务器,设定共享资源供网络中其他计算机所使用,又可以作为工作站。

Napster是最早出现的P2P系统之一,主要用于音乐资源分享,Napster还不能算作真正的对等网络系统。2000 年3月14 日,美国地下黑客站点Slashdot邮寄列表中发表一个消息,说AOL的Nullsoft 部门已经发放一个开放源码的Napster的克隆软件Gnutella。

在Gnutella分布式对等网络模型中,每一个联网计算机在功能上都是对等的,既是客户机同时又是服务器,所以Gnutella被称为第一个真正的对等网络架构。

20年里,互联网的一些科技巨头如微软,IBM,也包括自由份子,黑客,甚至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分子不断推动对等网络的发展,当然互联网那些希望加强信息共享的理想主义者也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到对等网络中。区块链就是一种对等网络架构的软件应用。它是对等网络试图从过去的沉默爆发的标杆性应用。

5、哈希算法:产生比特币和代币(通证)的关键

哈希算法将任意长度的数字用哈希函数转变成固定长度数值的算法,著名的哈希函数如:MD4、MD5、SHS等。它是美国国家标准暨技术学会定义的加密函数族中的一员。

这族算法对整个世界的运作至关重要。从互联网应用商店、邮件、杀毒软件、到浏览器等、,所有这些都在使用安全哈希算法,它能判断互联网用户是否下载了想要的东西,也能判断互联网用户是否是中间人攻击或网络钓鱼攻击的受害者。

区块链及其应用比特币或其他虚拟币产生新币的过程,就是用哈希算法的函数进行运算,获得符合格式要求的数字,然后区块链程序给予比特币的奖励。

包括比特币和代币的挖矿,其实就是一个用哈希算法构建的小数学游戏。不过因为有了激烈的竞争,世界各地的人们动用了强大的服务器进行计算,以抢先获得奖励。结果导致互联网众多计算机参与到这个小数学游戏中,甚至会耗费了某些国家超过40%的电量。

二、区块链的诞生与技术核心

区块链的诞生应该是人类科学史上最为异常和神秘的发明和技术,因为除了区块链,到目前为止,现代科学史上还没有一项重大发明找不到发明人是谁。

2008年10月31号,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化名)在密码学邮件组发表了一篇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声称发明了一套新的不受政府或机构控制的电子货币系统,区块链技术是支持比特币运行的基础。

论文预印本地址在http://www.bitcoin.org/bitcoin.pdf,从学术角度看,这篇论文远不能算是合格的论文,文章的主体是由8个流程图和对应的解释文字构成的, 没有定义名词、术语,论文格式也很不规范。

2009年1月,中本聪在SourceForge网站发布了区块链的应用案例-比特币系统的开源软件,开源软件发布后, 据说中本聪大约挖了100万个比特币.一周后,中本聪发送了10个比特币给密码学专家哈尔·芬尼,这也成为比特币史上的第一笔交易。伴随着比特币的蓬勃发展,有关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也开始呈现出井喷式增长。

向大众完整清晰的解释区块链的确是困难的事情,我们以比特币为对象,尽量简单但不断深入的介绍区块链的技术特征。

1、区块链是一种对等网络(P2P)的软件应用

我们在前文提过,在21世纪初,互联网形成了两大类型的应用架构,中心化的B/S架构和无中心的对等网络(P2P)架构,阿里巴巴,新浪,亚马逊,网络等等很多互联网巨头都是中心化的B/S架构,简单的说,就是数据放在巨型服务器中,我们普通用户通过手机,个人电脑访问阿里,新浪等网站的服务器。

21世纪初以来,出现了很多自由分享音乐,视频,论文资料的软件应用,他们大部分采用的是对等网络(P2P)架构,就是没有中心服务器,大家的个人计算机都是服务器,也都是客户机,身份平等。但这类应用一直没有流行起来,主要原因是资源消耗大,知识版权有问题等。区块链就是这种领域的一种软件应用。

2、区块链是一种全网信息同步的对等网络(P2P)软件应用

对等网络也有很多应用方式,很多时候,并不要求每台计算机都保持信息一致,大家只存储自己需要的的信息,需要时再到别的计算机去下载。

但是区块链为了支持比特币的金融交易,就要求发生的每一笔交易都要写入到历史交易记录中,并向所有安装比特币程序的计算机发送变动信息。每一台安装了比特币软件的计算机都保持最新和全部的.比特币历史交易信息。

区块链的这个全网同步,全网备份的特征也就是常说的区块链信息安全,不可更改来源。虽然在实际上依然不是绝对的安全,但当用户量非常大时,的确在防范信息篡改上有一定安全优势。

3、区块链是一种利用哈希算法产生”通证(代币)”的全网信息同步的对等网络(P2P)软件应用

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是著名的比特币,讨论到比特币时,经常会提到的一个名词就是“挖矿”,那么挖矿到底是什么呢?

形象的比喻是,区块链程序给矿工(游戏者)256个硬币,编号分别为1,2,3……256,每进行一次Hash运算,就像抛一次硬币,256枚硬币同时抛出,落地后如果正巧编号前70的所有硬币全部正面向上。矿工就可以把这个数字告诉区块链程序,区块链会奖励50个比特币给矿工。

从软件程序的角度说,比特币的挖矿就是用哈希SHA256函数构建的数学小游戏。区块链在这个小游戏中首先规定了一种获奖模式:给出一个256位的哈希数,但这个哈希数的后70位全部是0,然后游戏者(矿工)不断输入各种数字给哈希SHA256函数,看用这个函数能不能获得位数有70个0的数字,找到一个,区块链程序会奖励50个比特币给游戏者。实际的挖坑和奖励要更复杂,但上面的举例表达了挖矿和获得比特币的核心过程。

2009年比特币诞生的时候,每笔赏金是50个比特币。诞生10分钟后,第一批50个比特币生成了,而此时的货币总量就是50。随后比特币就以约每10分钟50个的速度增长。当总量达到1050万时(2100万的50%),赏金减半为25个。当总量达到1575万(新产出525万,即1050的50%)时,赏金再减半为12.5个。根据比特币程序的设计,比特币总额是2100万。

从上述介绍看,比特币可以看做一个基于对等网络架构的猜数小游戏,每次正确的猜数结果奖励的比特币信息会传递给所有游戏者,并记录到每个游戏者的历史数据库中。

4、区块链技术因比特币的兴起产生的智能合约,通证、ICO与区块链基础平台

从上面的介绍看,比特币的技术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新技术,而是把原来多种互联网技术,如对等网络架构,路由的全网同步,网络安全的加密技术巧妙的组合在一起,算是一种组合创新的算法游戏。

由于比特币通过运作成为可以兑换法币,购买实物,通过升值获得暴利,全世界都不淡定了。抱着你能做,我也能做的态度,很多人创造了自己的仿比特币软件应用。同时利用政府难以监管对等网络的特点,各种山寨币与比特币一起爆发。这其中出现了很多欺诈和潜逃事件,逐步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

区块链基础平台:用区块链技术框架创建货币还是有相当的技术难度,这时区块链基础平台以太坊等基础技术平台出现了,让普通人也可以方便的创建类“比特币”软件程序,各显神通,请人入局挖币,炒币,从中获得利益。

通证或代币:各家“比特币”、“山寨币”如果用哈希算法创建的猜数小游戏,产生自己的“货币”时,这个“货币”统称“通证”或“代币”。

ICO:由于比特币和以太币已经打通与各国法币的兑换,其他新虚拟币发币时,只允许用比特币和以太币购买发行的新币,这样的发币过程就叫ICO,ICO的出现放大了比特币,以太币的交易量。同时很多ICO项目完全建立在虚无的项目上,导致大量欺诈案例频发。进一步加深了社会对区块链生成虚拟货币的负面认识。

智能合约:可以看做区块链上的一种软件功能,是辅助区块链上各种虚拟币交易的程序,具体的功能就像淘宝上支付宝的资金托管一样,当一方用户收到的货物,在支付宝上进行确认后,资金自动支付个给买家货主,智能合约在比特币等区块链应用上也是承担了这个中介支付功能。

三、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历史地位和未来前景

1、区块链处于互联网技术的什么位置?是顶层的一种新软件和架构。

我们在前面的TCP/IP介绍中提到,区块链与浏览器、QQ、微信、网络游戏软件、手机APP等一样,是互联网顶层-应用层的一种软件形式。它的运行依然要靠TCP/IP的架构体系传输数据。只是与大部分应用层软件不同,没有采用C/S(B/S)的中心软件架构。而是采用了不常见的对等网络架构,从这一点说,区块链并不能颠覆互联网基础结构。

2、区块链想要颠覆谁?想颠覆万维网的B/S(C/S)结构。

它试图要颠覆其实是89年年诞生的万维网B/S,C/S结构。前面说过。由于89年年欧洲物理学家蒂姆· 伯纳斯· 李发明万维网并放弃申请专利。此后近30年中,包括谷歌,亚马逊,facebook,阿里巴巴,网络,腾讯等公司利用万维网B/S(C/S)结构,成长为互联网的巨头。

在他们的总部,建立了功能强大的中心服务器集群,存放海量数据,上亿用户从巨头服务器中获取自己需要的数据,这样也导致后来云计算的出现,而后互联网巨头把自己没有用完的中心服务器资源开放出来,进一步吸取企业,政府,个人的数据。中心化的互联网巨头对世界,国家,互联网用户影响力越来越大。

区块链的目标是通过把数据分散到每个互联网用户的计算机上,试图降低互联网巨头的影响力,由此可见区块链真正的对手和想要颠覆的是1990年诞生的B/S(C/S)结构。但能不能颠覆掉,就要看它的技术优势和瓶颈。

3、区块链的技术缺陷:追求彻底平等自由带来的困境

区块链的技术缺陷首先来自与它的对等网络架构上,举个例子,目前淘宝是B/S结构,海量的数据存放在淘宝服务器集群机房里,几亿消费者通过浏览器到淘宝服务器网站获取最新信息和历史信息。

如果用区块链技术,就是让几亿人的个人电脑或手机上都保留一份完整的淘宝数据库,每发生一笔交易,就同步给其他几亿用户。这在现实中是完全无法实现的。传输和存储的数据量太大。相当于同时建立几亿个淘宝网站运行。

因此区块链无法应用在数据量大的项目上,甚至小一点的网站项目用区块链也会吃力。到2018年,比特币运行了近10年,积累的交易数据已经让整个系统面临崩溃。

于是区块链采用了很多变通方式,如建立中继节点和闪电节点,这两个概念同样会让人一头雾水,通俗的说,就是区块链会向它要颠覆的对象B/S结构进行了学习,建立数据服务器中心成为区块链的中继节点,也用类浏览器的终端访问,这就是区块链的闪电节点。

这种变动能够缓解区块链的技术缺陷,但确让区块链变成它反对的样子,中心化。由此可见,单纯的区块链技术由于技术特征有重大缺陷,无法像万维网一样应用广泛,如果技术升级,部分采用B/S(C/S)结构,又会使得区块链有了中心化的信息节点,不在保持它诞生时的梦想。

4、从互联网大脑模型看区块链的未来前景

我们知道互联网一般是指将世界范围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网际网络,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

从1969年互联网诞生以来,人类从不同的方向在互联网领域进行创新,并没有统一的规划将互联网建造成什么结构,当时间的车轮到达2017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等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当人类抬起头来观看自己的创造的巨系统,互联网大脑的模型和架构已经越来越清晰。

通过近20年的发展依托万维网的B/S,C/S结构,腾讯QQ,微信,Facebook,微博、twitter亚马逊已经发展出类神经元网络的结构。互联网设备特别是个人计算机,手机在通过设备上的软件在巨头的中心服务器上映射出个人数据和功能空间,相互加好友交流,传递信息。互联网巨头通过中心服务器集群的软件升级,不断优化数亿台终端的软件版本。在神经学的体系中,这是一种标准的中枢神经结构。

区块链的诞生提供了另外一种神经元模式,不在巨头的集中服务中统一管理神经元,而是每台终端,包括个人计算机和个人手机成为独立的神经元节点,保留独立的数据空间,相互信息进行同步,在神经学的体系中,这是一种没有中心,多神经节点的分布式神经结构。

有趣的是,神经系统的发育出现过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神经结构。在低等生物中,出现过类区块链的神经结构,有多个功能相同的神经节,都可以指挥身体活动和反应,但随着生物的进化,这些神经节逐步合并,当进化成为高等生物时,中枢神经出现了,中枢神经中包含大量神经元进行交互。

四、关于区块链在互联网未来地位的判断

1、对比特币的认知:一个基于对等网络架构(P2P)的猜数小游戏,通过高明的金融和舆论运作,成为不受政府监管的”世界性货币”。

2、对区块链的认知:一个利用哈希算法产生”通证(代币)”的全网信息同步的对等网络(P2P)软件应用。

3、区块链有特定的用途,如大规模选举投票,大规模赌博,规避政府金融监管的金融交易等等领域,还是有不可替代的用处。

4、在更多时候,区块链技术会依附于互联网的B/S,C/S结构,实现功能的扩展,但总体依然属于互联网已有技术的补充。对于区块链目前设想的绝大部分应用场景,都是可以用B/S,C/S结构实现,效率可以更高和技术也可以更为成熟。

5、无论是从信息传递效率和资源消耗,还是从神经系统进化看,区块链无法成为互联网的主流架构,更不能成为未来互联网的颠覆者和革命者。

6、当然B/S,C/S结构发展出来的互联网巨头也有其问题,但这些将来可以通过商业的方式,政治的方式逐渐解决。

❹ 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哪些领域目前品集科技区块链技术所应用的领域有哪些

目前区块链应用领域有:
1.数字货币
目前区块链技术最广泛、最成功的运用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
2.金融应用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有着天生的优势,在互联网上来说,这是区块链的基因决定的。
3.区块链 + 行业应用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不断验证,其技术优势在其他行业领域也逐渐体现出价值。目前,医疗健康、教育、文化娱乐、通信、慈善公益、社会管理、共享经济、物联网等领域都在逐渐落地区块链应用项目,“区块链+”正在成为现实。
目前品集科技区块链技术所应用的领域主要是: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和智慧交通等。

❺ 区块链技术在应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啊

区块链的已经如雷贯耳,那么区块链有哪些应用领域?

目前区块链技术最广泛、最成功的运用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近年来数字货币发展很快,由于去中心化信用和频繁交易的特点,使得其具有较高交易流通价值,并能够通过开发对冲性质的金融衍生品作为准超主权货币,保持相对稳定的价格。

金融机构在区块链应用的探索上意愿最强,需要新的技术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来应对整个全球经济当前现状。客观来看,金融行业市场空间巨大,些许的进步就能带来巨大收益。金融行业是对安全性、稳定性要求极高的行业,如果区块链在金融携衫领域应用得以验证,那么将会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迅速在其他行业推广。在金融领域,除去数字货币应用,区块链也逐渐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保险、数字票据、资产证券化、银行征信等领域开始了应用。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不断验证,其技术优势在其他行业领域也逐渐体现出价值。目前,医疗健康、IP版权、教育、文化娱乐、通信、慈善公益、社会管理、共享经济、物联网等领域都在逐渐落地区块链应用项目,“区块链”正在成为现实。

(1)区块链医疗:医疗领域,区块链能利用自己的匿名性、去中心化等特征保护病人隐私。电子健康(EHR)、DNA钱包、药品防伪等都是区块链技术可能的应用领域。IBM在去年的报告中预测,全球56%的医疗机构将在2020年前将投资区块链技术。

(2)区块链物联网:物联网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如果将通信、能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共享经济等涵盖在内,区块链技术的物联网应用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

(3)区块链IP版权&文化娱乐:互联网流行以来,数字音乐、数字图书、数字视频、数字游戏等逐渐成为了主流。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知识产权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但当下的互联网生态里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严重,数字资产的版权保护成为了行业痛点。区块链去中介化、共识机制、不可篡改的特点,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将文化娱乐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加速流通,缩短价值创造周期;同时,可实现数字内容的价值转移,并保证转移过程的可信、可审计和透明,有效预防盗版等行为。区块链公共服务&教育:在公共服务、教育、闭隐岁慈善公益等领域,档案管理、身份(资质)认证、公众信任等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传统方式是依靠具备公信力的第三轿睁方作信用背书,但造假、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

❻ 区块链技术,到底是魔鬼还是天使

好坏都有好的多点,坏的少点

区块链技术,说到底就是信息和数据的共享。

谁掌握了这个技术,谁就有了发展经济和贸易往来,就有了做生意的主动权。

它的特征是: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和集体维护。

因此,无论魔鬼还是天使,都会去用区块链来为自已服务,只是谁的技术力量先进,谁的强大,谁就占上峰。

我们每个人不都是魔鬼与天使的化身吗??更何况是一项技术?关键看你怎么利用它了,

技术是中性的,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关键是让谁掌握它,如果天使主导,则人间变得更加美好,如果魔鬼主导,则将是人间地狱。

区块链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基于这些特征,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创造了可靠的“合作”机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已经开展,将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区块链技术是网络发展的进步,应用在军事上比较多。民用的现在还没有。也不适合咱们国家民用。所以,能用,才是天使

区块链技术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以目前来看这项保密、共享技术还算比较先进,但有点生不逢时,不久的将来会被迅速淘汰!

首先我解释下区块链技术的大致含义: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而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基本上都基于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

说的再直白点就是,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更加粗暴的理解就是,这项技术的主业是加密文件副业是虚拟货币)

最大隐患的存在之——商业量子计算机的诞生

1、自从2019年初IBM宣称推出第一款商业量子计算机开始,微型个人量子计算机的可能性就变得无限放大了。如果有人还不明白为什么这里提起量子计算机这件事,那么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量子计算机的强大在于,目前最难解的密码,在量子计算机面前都如同白纸一般脆弱!

2、区块链面临的不确定性,目前针对即将出现的量子计算机,主流科学家提出有两种解决方法。第一种:为量子计算机量身定做,重新改写区块链技术。(目前只写了大纲,而具体细节无从下手)第二种:给每台即将出厂的量子计算机的硬件里写入规章制度,禁止运用各种模式来破解区块链技术。(第二种方式个人完全不信,规章制度好写电脑易执行,可是某些国家基本上无信誉度可言,难免会耍赖不履行义务,甚至会在这上面开个后门程序……)

3、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的关系。以各国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为例,借鉴了部分区块链技术,虽然机制独立并且明显比区块链安全等级更高但同样会面临风险,因为这项技术同样基于目前电脑的工作环境中编写出来的。

总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再好的技术也不是完美的,未来数字货币一定会取代最原始的纸质版货币,但未来的风险可能会因为漏洞而变得更加危险……

科技 的进步1果然伴随着新兴行业的崛起和传统行业的衰退。认识起来要客观。

不懂懵圈了

区块链问题是个技术活吗?本人到不这么看,觉着应从宇宙的体系上来分解,太阳系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至于其它的星系怎么区块,天文学家们还正在酝酿的阶段,是将来的事,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是只能从地球上的版图上着手,其结果不是洲,便是国,当然还有众多的民族和民族的宗教意识,以及人和事物身上的区区块块的链接问题。

还没怎么搞明白区块链的内容和意义,目前来看,应该是好的

❼ 荣获GBLS全球区块链年度技术价值应用奖,INE万睿诚受邀出席圆桌论坛


INE获得行业高度认可


2019年1月6日,GBLS全球无眠区块链行业领袖2018年终盛典在浙江杭州隆重举行,INE智联生态作为杰出项目方,荣获GBLS全球区块链年度技术价值应用奖,项目联合创始人万睿诚应邀出席圆桌论坛。


INE联合创始人万睿诚(右三)代表上台领奖


INE联合创始人万睿诚(右一)代表上台领奖


INE联合创始人万睿诚(左一)应邀出席圆桌论坛


INE联合创始人万睿诚(左一)应邀出席圆桌论坛


INE联合创始人万睿诚圆桌论坛代表讲话


GBLS权威测评体系


GBLS在区块链行业一直有“万会之王”之称,本次GBLS 2018年终盛典同样热度空前,1128位行业大咖出席,22810人次参加会展,旨在评选过去一年中,对区块链行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企业与从业者,给予优质项目一个展现的舞台,推动区块链行业的良性发展。

评选标准从产品、社区、技术、应用、投资等多个维度全面展开,集合100位顶级专家智库,1000位区块链行业领袖,制定GBLS区块链价值指数权威测评体系,打造区块链首个价值评估体系“PBTI模型”,定义整个区块链生态的价值风向标。

GBLS全球无眠区块链行业领袖2018年终盛典现场

GBLS全球无眠区块链行业领袖2018年终盛典杰出项目


技术价值应用源于何处?


INE智联生态(IntelliShare)非常荣幸作为具有应用价值的杰出项目被此次GBLS年终盛典记录在册,在30%专家评审、15%行业领袖评审、15%媒体评审、40%大众评审的权重中,INE获得业内高度认可,INE技术应用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和必行性。

在GBLS全面的多方位测评中,众多奖项,为什么INE独揽全球区块链年度技术价值应用奖呢?


一、既有的网络需求


01

军方网络硬需


Mesh网络应用于无线接入网是在2002年开始的,它的点对多点网络拓扑结构可解决军用场景中的无网通讯、快速移动通讯、及时通讯、信息保密等问题。

INE Mesh可应用于综合各种军事服务资源,协助军队统一指挥、联合行动。为军队提供营地、演练及战时所需的临时组网、通信指挥和后勤保障无线网络服务。实现跨不同部队职能单位之间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02

民用专属网络


无线网状网的首次应用是在社区接入网中。在日本,Nankoku市已经使用Mesh网络连接了13所小学、4所中学和18栋市政建筑。在芬兰,诺基亚推出的无线路由器产品可以安装在屋顶上,已经获得超过50家运营商的青睐。

现在国内比较多的情况是行业用户在部署Mesh网,应用方案涉及无线城市、智能交通、制造及能源、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教育、住宅区及酒店、临时网等等,应用场景极为广阔。INE Mesh网络已经在酒店、公共安全、临时组网、制造及能源等方向进行测试,网络连接十分顺畅,监控便利无卡顿。


03

世界无网通讯

无网通讯其实涵盖两个层面,一是无网区域内部通讯,二是在世界上无网络的区域打造通讯系统,后一种市场需求十分巨大。

据调查,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尤其是第三世界),全球有57%的人(约40亿人)都没有接入互联网,处于完全“无网”的状态。50%人口已可上网,但是剩下的50%联网道阻且长,在这些国家或者地区,无法完成昂贵的有线网络基础设施铺设。对比下,无线Mesh网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 “最后一公里” 宽带接入,并以更低的网络部署成本及维护成本来提供高速的数据覆盖能力。

截止2018年12月底,INE已经与菲律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此象征以菲律宾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INE Mesh网络将具有巨大的市场。


二、潜在的网络蓝海


无线Mesh网络又称为“社区无线网络”,已经成为实现下一代无线互联网的一种全新、廉价、高效的网络结构解决方案。

数字化时代催生的 AI、物联网、AR传感器、5G等技术 以及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技术都在呼唤一个更加多样化的网络体系,由此解决传统网络系统对科技发展的制约。

微众银行首席架构师张开翔认为分布式网络就是区块链产业中重要的可落地应用项目。目前的区块链发展主要集中于金融产业,在去中心化网络中存在巨大的空间。


三、已领跑区块链分布式网络落地


01

落地IPFS矿机

INE与智能挖矿设备硬件厂商中科汇宸达成战略合作,在其布局的分布式储存系统矿机IPFS的格局上,打通分布式网络即Mesh的技术结合,首期10万台IPFS+Mesh概念矿机已于2018年10月开始陆续交付。


02

落地无线充电

INE与电赞科技-其终端场景已签约7-Eleven、Family全家等全国一线便利店,植入Mesh网络技术模块的无线充电硬件已进入批量生产期。


03

落地智慧社区

INE已与深圳市福田区沙尾社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以INE Mesh网络作为构建智慧社区的底层网络体系。社区共识划出40栋居民楼用作INE Mesh设备试点。


04

落地独特场景

2018年青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解决会议现场的数据安全与网络连接问题,确保周边监控网络安全,防止机密数据泄露。

2018年WPMF世界职业泰拳联合会中国赛区场馆的信息分流以及外场网络安全监控服务,在赛事现场即时布控,预防人流密集时的紧急状况,及时采取措施。


05

落地传统实体工厂

INE已与河南南阳想念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基于Mesh网络,打造区块链产业+传统实体产业一体化,建设区块链分布式网络工厂;并基于区块链精神,打造分布式商业体系。


06

落地第三世界

IntelliShare基金会与菲律宾ASYA Pacific基金会、Asian Premier机构、马来亚太平洋Power Holdings Corporation(MPPH)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INE Mesh技术将支持菲律宾石油产业的物联网络及网络安全,支持菲律宾通讯产业的低成本网络覆盖、应急网络、菲律宾群岛的岛屿网络生态。


落地只是开始


对于区块链项目来说,落地只是开始,基于此不断构建的生态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这个生态必须在技术支撑上,完美融合了区块链的通证经济模型,具有落地可行性,并且具有广泛的市场。秉承这样的理念与初心,INE智联生态即使在熊市中,依然砥砺前行,并集结社区所有成员的共识,等待曙光与明天。


❽ 从1993年开始,人们通过什么在互联网上

从1993年开始人们在互联网上既可以看到文字,又可以看到图片、听到  声音,使得网上的世界变的美丽多彩,这主要归功于“www万维网”。

万维网WWW是World Wide Web的简称,也称为Web、3W等。WWW是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方式的信息发现技术和超文本技术的综合。WWW服务器通过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把信息组织成为图文并茂的超文本,利用链接从一个站点跳到另个站点。这样一来彻底摆脱了以前查询工具只能按特定路径一步步地查找信息的限制。

万维网使得全世界的人们以史无前例的巨大规模相互交流。相距遥远的人们,甚至是不同年代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发展亲密的关系或者使彼此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数字存储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比查阅图书馆或者实在的书籍更有效率地查询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可以比通过事必躬亲地去找,或通过邮件、电话、电报或者其他通信方式来更加快速地获得信息。

万维网是人类历史上最深远、最广泛的传播媒介。它可以使它的用户与分散于全球各地的其他人群相互联系,其人数远远超过通过具体接触或其他所有已经存在的通信媒介的总和所能达到的数目。

今天,互联网家喻户晓,移动互联网如日中天,而卫星互联网也在冉冉升起。这些网络就像同交通、电力、燃气、自来水等一样,都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如果说早先基础设施传递的是物质和能量,那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卫星互联网等传递的则是信息,所以它们被称为信息基础设施。与物质和能量不同,信息具有天然的渗透性、知识性和智能性,其生产、传递的边际成本要远小于物质和能量,因此,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要远大于物质和能量。

在我国为应对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而启动的新基建中,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与其相关的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基础设施都成为主要的建设内容。卫星互联网被列入新基建范围让我国卫星通信业内人兴奋不已,整个行业似乎突然有了一种翻身做主人的感觉。毫无疑问,卫星互联网被列入新基建范围对我国卫星通信的发展是个大好事。此时此刻,要知道新基建的内容从何而来,就有必要回顾一下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的发展简史。因为,温故而知新。

2、互联网一统天下
说到互联网,不得不望文生义。互联网起源于美国,其英文名字叫Internet,它最初曾被我国音译成因特网。从字面上看,Internet是由Inter和net组合而成,表示相互连接起来的网络。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ARPA(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启动的用于军事通信目的的网络互连研究项目,连接的对象主要的计算机。在那个年代,PSTN(公用电话网)、X.25(公用数据网)和DDN(公用数字数据网)以及IBM的DEC等公司的专网等都是服务于特定领域的业务网络,彼此异构,不能互通。ARPA网络互联研究项目计划开发出一套以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为核心的协议族,其目的是将各种异构网络相互连接起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互联互通。所以,初期的互联网又叫计算机网。

TCP/IP是从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OSI(开放系统互连)七层协议简化而来的,共分物理、链路、网络、传送和应用五个层次。物理层是实现信号在各种介质上的传输,信道编码和调制解调是其中的主要技术;链路层实现网络节点之间的点到点传输,同步、纠错是其中的主要技术;网络层实现数据包在从信源到信宿的投递,路由选择和交换是其中的主要技术;传送层实现端到端的会话和确认;应用层为各种应用提供接口和界面。IP和TCP分别对应于网络和传送层,其中IP又是互联网协议族的中枢。

互联网中的节点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路由器,它用IP协议将各种异构网络连接在一起。终端用户数据被封装成统一格式的IP数据包,其中包括全球唯一的IP地址。IP数据包封装在各种网络协议之上,由路由器来进行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和接力传递,这个过程被形象地称为IPover everything,这个everything指的是各种异构网络。

早期,路由器不得不处理各种网络协议,如X.25、FrameRelay、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络)和ATM(异步传输模式)等。因为使用的人不多,处理的数据量不大,一般的路由器可以得心应手。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或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人们对信息网络重要性的认识得到空前的提高。互联网因为其强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脱颖而出,很快超越了电信行业精心设计的ISDN和ATM等网络。基于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的WWW(万维网)的流行、语音和视频的分组化和IP包化传输丰富了互联网的应用,也使得网上的数据量呈现指数增长,这对互联网原有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模式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为了应对以上冲击,互联网有三个重要的解决之道。一是用在大容量SDH(同步数字体系)光纤网络之上运行PPP(点对点协议),来在骨干、汇聚和接入层取代各种低速的业务网络,二是在路由器中引入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等技术来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根据应用场景和业务处理能力的不同,路由器响应地分为骨干、汇聚和接入路由。此外,还有家庭路由器。三是对各种应用数据划分优先级,对话音等应用提供电信级的服务。此外,在互联网商业化过程中,网络接入技术也是前仆后继,基于电话双绞铜线的xDSL(数字用户线路)、基于有线电视电缆的DOCSIS(有线电缆数据服务接口规范)都发挥过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最终都被WiFi(无线保真)无线网络和各种PON(无源光网络)光纤网络所取代。

至此,互联网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它不再寄人篱下,而是自立门户,并且在三网融合中实现对电话网和有线电视网的整合。今天人们习以为常的IP电话、IPTV和OTTTV就是三网融合的典型产物。它们在应用形式上像电话网、电视网,但是网络结构却是互联网。这个结果被人们形象地成为EverythingoverIP,这里的Everything指的是各种内容和应用。今天国外的Facebook、Google和Twitter以及国内的网络、阿里和腾讯等所谓互联网公司实际都是在从事互联网应用,如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而物理意义上的互联网则主要掌握在电信运营商手里。

3、移动互联网攻城略地
应该说,尽管无线、微波传输也曾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互联网最初主要是在有线网络之上发展起来的。互联网的目标在于网络互联,实现全世界的计算机联合起来,移动网络的目标在于实现随时随地通信。从上个世纪七十年到现在,移动通信基本上每隔十年就更新换代一次。如果说,最初的1G是模拟话音移动通信系统,与互联网没有关联,那么,从2G数字通信开始,移动通信的每一步发展都受到互联网的强大影响,并且最终成为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应用形式,而且大有后来居上势头。

移动通信逐步融入互联网、发展成为移动互联网是在2G和3G时期完成过渡的,其起点是2G时期的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是在GSM网络话音电路交换基础上引入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以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和数据传输。GPRS是GSM网络向3G过渡的2.5G技术,它实现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对接,其理论带宽可达171.2Kbps,实际大约在40~100Kbps。在GPRS之上,WAP(无线应用协议)把互联网上的HTML数据转换成用简单的WML(无线标记语言)格式,以适应当时网速和手机智能化程度都受限的应用场景。

进入3G时代后,为了满足苹果之类智能手机和各种增值应用带来的带宽增长需要,比GPRS速率更高的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和HSUPA(高速上行分组接入)及其加强版HSPA+等技术开始陆续登场。HSPA+的上行速率达5.76Mbps,下行速率达21Mbps或28Mbps。
与2G、3G通过电路和分组域来分别传输话音和数据不同,4G彻底取消了电路域,用统一的分组域来承载所有的业务,它通过IMS(IP多媒体子系统)来处理话音等实时性的业务,VoLTE(长期演进语音承载)就是一个在IP之上传输话音的标准。可见,4G让移动通信脱胎换骨,变成了真正的移动互联网。进入5G移动互联网阶段,其应用领域已从普通互联网应用扩展到物联网、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不仅如此,5G还实现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的系统整合,使得整个社会走向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互联网更像人的大脑,它有听觉、视觉、触觉,可以分析、计算、存储、判断,最终可能会有自我意识。
4、卫星互联网开疆拓土

虽然地面互联网已非常发达,但它仅覆盖地球陆地面积的20%、地球表面的5.8%。要真正实现5G的万物互联和随遇接入愿景,还需要借助可以真正全球覆盖的卫星互联网。

应该说,卫星通信网络的互联网化早在2000年之前就已开始,其中,VSAT网络与DVB-S(数字视频广播—卫星)、DVB-RCS(数字视频广播—卫星回传信道)等标准的结合是关键的一环。DVB-S原来是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开发的一套用于卫星数字视频广播的技术标准,包含信源编码以及信道编码和调制。后来,随着卫星信道编码和调制技术的进步,ETSI又先后提出DVB-S2和DVB-S2X标准,其周期恰好也是十年。DVB-RCS是ETSI为了满足卫星宽带通信的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回传信道标准。DVB-S系列和DVB-RCS标准得到全球VSAT网络设备主流厂商的共同支持,这使得全球VSAT网络有了共同的开放标准,从而为卫星通信网络的IP化和卫星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基于DVB-S系列和DVB-RCS标准的卫星互联网前向信道中,IP数据包采用MPE(多协议封装)进行分段,然后装入到MPEG2-TS(传输流)包中。反向信道的IP数据包可以采用ATM或MPE来分装,然后装入到MPEG2-TS。最初,这类卫星互联网的前向信道速率可达45Mbps,反向信道速率可达2Mbps。随着大容量HTS(高通量卫星)和更高效率信道编码调制技术的推出,前向信道和反向信道速率都得到十倍以上的提升,它们充分满足了消费者宽带接入、移动平台接入、基站中继、内容投递等应用的带宽需求。

目前,卫星互联网主要是以HTS的形式出现,它们共有GEO(高轨)、MEO(中轨)和LEO(低轨)三种形式。其中GEOHTS系统传输时延较长,高纬度地区覆盖能力较弱,但系统结构简单,可以广域覆盖,适合机载通信、海事通信、消费者宽带接入、视频广播和内容投递之类应用;LEOHTS复杂一些,但时延较短,可以实现全球无缝覆盖,适用于基站中继、物联网等低时延类应用;MEOHTS则介于前面两者之间。在GEO卫星方面,北美Viasat公司Viasat-2和Hughes公司Jupiter-2两颗在轨HTS的容量分别达到300Gbps和220Gbps,在建的Viasat-3和Jupiter-3容量将分别达到1Tbps和500Gbps,而传统通信卫星容量只有1Gbps左右。在MEO星座方面,SES公司旗下的O3b目前在轨20颗,主要应用是中继和回传。2017年11月,O3b计划新增30颗卫星。在LEO星座方面,SpaceXLEO星座一马当先,最终计划发射4.2万颗卫星。目前,SpaceX已经通过一箭60星技术完成七次发射,当卫星数量达到800颗就可具备初步的服务能力。值得一提的是,DVB-S系列和DVB-RCS标准主要适用于GEO卫星。对于MEO和LEO卫星,由于信道特性的改变,通常需要更合适的空口标准和协议,但是VSAT网络方面大同小异。

卫星互联网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自然延伸。为了促进卫星互联网与5G的融合,ITU、3GPP、SaT5G(卫星5G联盟)和CBA(C波段联盟)等国际标准化组织都在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在2019欧洲网络与通信大会(EuCNC2019)上,SaT5G进行了一系列卫星5G演示:

1)利用卫星和地面网络的MEC(移动边缘计算):比特率自适应、链路选择、增强视频流传输;
2)基于卫星组播技术的视频缓存和实况内容分发;
3)基于MEO卫星的航空机载通信;

4)利用混合回传网络和MEC的5G本地内容缓存;

5)卫星网络5G视频演示;

6)面向农村市场和大型集会事件扩展服务的混合5G基站中继。其中,机载通信和农村宽带最具吸引力。

2019年5月,Telesat、英国萨里大学与比利时Newtec联合进行了LEO卫星5G回传测试,往返时延为18-40毫秒,主要应用包括8K流媒体传输、网页浏览和视频通信。这些试验成果表明,卫星互联网与5G已经实现全面的融合。卫星互联网将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展现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普遍服务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让人类所有成员享受上网和信息服务的基本权利。

❾ 区块链技术有望带领人类进入机器信任时代吗

近期,区块链概念卷土重来。2月以来,美国众议院接连召开两次区块链听证会,将区块链上升至“革命性技术”,并探讨其未来的应用和对金融、商业和政府的影响。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也表示,俄罗斯将重点发展区块链技术,以强化俄罗斯在国际前沿技术领域竞争中的话语权。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关注区块链技术领域,这一概念在今年“两会”期间也成为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

在科技兴军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区块链这项新技术有待我们深入发掘的地方还有很多。特别是在别人制订“规则”的高科技领域,我们更应放眼长远、继续创新,消化吸收区块链技术的精髓,努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面对各种诱惑驱使,我们需要时刻小心谨慎,要看到风险、避免损失,切莫让经济利益的浮光,遮挡了对区块链本质和深层价值的认识。

❿ 区块链技术如何在军事上“一展身手”

近年来,关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广受关注,不论是金融领域,还是企业、政府部门都在加快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一些国家也已经嗅到区块链技术在战争中的潜力,并力求拓展区块链技术在军事应用上的广度和深度。

区块链技术是军事物流的“防弹衣”。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本质,使其在遭遇攻击后拥有极强的信息恢复能力,除非系统内所有的电脑遭到破坏,否则,修改一个节点的信息完全没有意义,因为系统可以快速恢复完整形态。当前的物流系统过于依赖信息服务中心的可靠性,一旦信息服务中心出现故障,将影响到整个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转。而军事应用对系统的安全性和战时抗毁伤能力要求非常高,利用区块链技术可有效解决智能化军用物流面临的信息安全、数据存储和交互处理等核心问题,重点是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生存能力,从而保证系统的有序高效运转。

从本质上来讲,区块链技术是一个相互信任的存储设备,可用于多个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易,其核心就是“分布式共识”和“匿名性”,它可以随时验证交易,且不会影响相关方的隐私。因此,区块链技术势必会成为新一代颠覆性技术,其在军事上的应用也将会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入。

内容来源 凤凰网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